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口腔疣状癌及伴灶性鳞癌颈淋巴转移裸鼠移植瘤原代模型,探讨建立模型的方法,为口腔疣状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成功建立及口腔疣状癌细胞系的建立做准备,为进一步探讨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因受收集标本的时间性限制,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收集手术切除的人口腔疣状癌组织,取一部分,迅速制成1×1×1mm~3大小组织块及5×10~5/ml的细胞悬液,通过组织块皮下接种法及细胞悬液皮下注射法建立口腔疣状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的情况,每星期测量肿瘤长短径一次,计算肿瘤体积;记录肿瘤外观、裸鼠生活情况并拍照。处死实验裸鼠时观察有无淋巴结及肝、肺、肾转移并行病理检查。第二部分:收集手术切除的人口腔疣状癌伴灶性鳞癌颈淋巴转移组织,取一部分迅速制成2×2×2mm~3大小组织块,通过组织块皮下接种法建立转移灶模型,后期处理同前。对移植瘤行系列检查并与人口腔疣状癌及转移灶组织进行比较并观察肿瘤病理结构。结果:第一部分:组织块皮下接种法的实验裸鼠移植后出现移植部位皮肤红肿,均未见肿块增大,后移植组织逐渐吸收,最终消失;悬液注射法实验裸鼠亦未见肿瘤生长,只在皮下留有注射痕迹。第二部分:7只老鼠可见组织块包埋处皮下逐渐增大的肿块,成瘤率达87.5%(7/8)。移植瘤外观:类圆形,体积较大者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有溃烂结痂,肿瘤可推动,解剖见肿瘤与裸鼠皮肤稍粘连,易分离,表面光滑,包膜完整,瘤质韧,切面呈鱼肉状,个别坏死者呈豆腐渣样。HE染色呈高中分化鳞癌表现: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有多边形细胞,类圆形细胞,不规则形细胞,细胞高中分化,胞浆减少,细胞核大,异形性明显,可见瘤巨细胞,大小不等,可见核分裂相,癌细胞排列呈巢状、片状或条索状其间可见角化珠。肝、肺、肾未见转移,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模型瘤Skp2、p2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人肿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成功建立了口腔疣状癌伴灶性鳞癌颈淋巴转移裸鼠移植瘤原代模型,且成瘤率较高,移植瘤在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方面与人类来源肿瘤一致;2.利用新鲜人肿瘤组织块皮下接种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