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因其与慢性鼻炎常同时存在,所以又称为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率是2~30%,伴有鼻息肉的复发率更高,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手术的成功是解决慢性鼻-鼻窦炎的第一步,术后综合治疗重要性也不容忽视。随着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重视术后综合治疗,鼻腔冲洗是国内外治疗指南推荐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药冲洗液备受瞩目,本研究目的即是观察苍芷鼻腔冲洗液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冲洗鼻腔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入院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术后第三天起给予苍芷鼻腔冲洗液进行术腔冲洗,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进行术腔冲洗。术前记录每个病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并根据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NOT-20)(中文版)、视觉模拟量表(VAS)记录患者的自觉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参照Lund-Kennedy评分法,每位患者行鼻内镜检查记录观察术腔息肉、黏膜水肿等情况以评分方式记录下来并计算总分。术后1周、术后4周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Lund-Kennedy评分表;术后4周记录患者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SNOT-20)。记录术后1周、2周、3周、4周术腔清洁情况,记录术后6周、8周、10周、12周术腔上皮化情况。将术前和术后所得数据用Excel办公软件和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后1周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VAS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周两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项较自身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周治疗组在需要擤鼻涕、鼻涕倒流、流脓涕等3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4周Lund-kennedy内镜黏膜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腔清洁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腔上皮化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苍芷鼻腔冲洗液与生理盐水均具有鼻腔清洁作用,且苍芷鼻腔冲洗液疗效优于单纯生理盐水。苍芷鼻腔冲洗液可有效清除术腔分泌物,缓解鼻腔黏膜水肿,缩短术腔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