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媒体对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报道的批评话语对比分析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篇是现代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不同国家的记者对同一新闻事件通常选择不同的词汇进行报道,而不同的词汇选择体现着隐含的意识形态倾向。因此,选择对同一事件不同国家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更能揭示权力和意识形态对语篇生成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胜利日阅兵的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来揭示新闻语篇中隐含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因此,作者以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以《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2015年中国胜利日阅兵的各4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互文性为分析工具,从描述、阐释和解释三个层面,对比分析了两种语境下和两种意识形态下的语言意识。在描述层面,从词汇分类和及物性的角度,对比分析中美新闻语篇的具体语言特点。在阐释层面,从具体互文的消息来源和转述方式的角度,再现中美新闻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的过程。在解释层面,从历史和文化语境的角度,探究社会结构对新闻语篇中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解释新闻语篇中意识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新闻报道体现出中美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显著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在描述层面,关于词汇分类,《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用来描述中国阅兵的词汇的情感色彩分别偏向褒义和贬义。关于及物性,《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了较多的物质和关系过程。前者的物质过程体现了中国的和平友好,以及出席阅兵的国家的重要作用;后者体现了阅兵引发的负面影响,以及习主席对阅兵的掌控。前者运用关系过程体现阅兵是和平的,并解释某些媒体对阅兵误读的原因;后者体现阅兵有潜在的军事威胁和反日倾向。二、在阐释层面,关于消息来源,《人民日报》引用了不同的消息来源,以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为主,而《华盛顿邮报》的引述主要来自美国方面,以美国的学者专家为主。对于转述方式,《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都运用了大量的直接引语呈现各方观点和立场。三、在解释层面,中美媒体对中国胜利日阅兵新闻报道存在差异源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观点,这又深受中美两国对历史的不同解读,中美日三国关系变化,以及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温湿度、辅料、包装材料以及水活度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有关物质的影响,为确定制剂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水活度测定仪分别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采矿与安全专业对口单招《采煤概论》试卷的分析,用数学方法统计了各种类型考题的分数分配和关键考题的出现几率。并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总结出了《采煤概论》各
目的探讨1.5TMRI对膝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膝关节损伤的影像资料。结果内、外侧副韧带损伤15例,半月板撕裂10例,前、后交叉韧带及髌韧带损伤12例,骨软骨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模型肺组织中表达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评价其与小鼠肺组织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相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该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为《游戏本地化:以全球数字娱乐业为背景的翻译研究》(Game Localization:Translating for the Global Digital Entertainment
槟榔嚼块(betel quid)是一种由槟榔果和多种添加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次碱等多种生物碱,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具有一定的滥
在植被覆盖区,由于高植被、多水系、多阴影的影响,遥感蚀变信息提取一直未能取得良好的矿化蚀变效果。江西大浩山金矿区位于九江坳陷与江南地块九岭隆起的交界部位,区内植被
摘要:该文谈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从目标市场或投资区位的选择以及国际化经营进入模式,到竞争战略的分析,并通过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出一些拙见。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食管癌患者出现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233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