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煎丸调节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脂血症(HLP)是动脉粥样硬化(AS)、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正常人群HLP发病率为20%~30%,并呈逐年增高及年轻化趋势。有效控制HLP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本研究根据中医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高脂饲喂法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鳖甲煎丸不同剂量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⑴建立饲喂基础饲料的大鼠40只,常规观察一周随机分5组,每组8只,对照组、模型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给与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配方1%胆固醇、0.35%胆酸、5%炼制猪油、0.1%丙硫氧嘧啶及基础饲料)的大鼠按70万单位vitD3/kg的总剂量分3天腹腔注射,对照组同时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观察21天后,模型组:每天灌胃蒸馏水(1ml/100g);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混悬液1g生药/kg灌胃;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混悬液2g生药/kg灌胃;阳性对照组:血脂康混悬液0.3 g/kg灌胃。⑵实验结束后大鼠断头取血,低温离心,3000r/min;15min分离血清,血脂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酶法;一氧化氮(NO)采用硝酸还原法;内皮素(ET)采用放射免疫法;丙二醛(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用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处死大鼠并立即刨取主动脉弓,剥离外膜附着组织,一部分置于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用于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病理变化和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一部分置于70%乙醇中,待流式细胞仪检测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⑶采用SPSS11.0for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用±s表示,采用组间对照方差分析法。   结果:①鳖甲煎丸对大鼠血清血脂的影响模型组血清TG、TC、LDL-C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5),血清HDL-C明显降低(P<0.05),表明模型组出现血脂异常。血脂康组TG、TC、LDL-C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鳖甲煎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TG、LDL-C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血脂康组对比,其降低TC作用不及血脂康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TG、TC、LDL-C明显降低(P<0.01,P<0.05),HDL-C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血脂康组对比HDL-C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鳖甲煎丸高、低剂量均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且鳖甲煎丸高剂量较低剂量作用更明显。②鳖甲煎丸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模型组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ET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脂康组与模型组比较NO水平升高,ET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鳖甲煎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鳖甲煎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NO显著升高,ET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鳖甲煎丸高、低剂量组与血脂康组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作用趋势为鳖甲煎丸高剂量组>血脂康组>鳖甲煎丸剂量组。③鳖甲煎丸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模型组血清SOD活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脂康组较模型组SOD水平明显升高,MDA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鳖甲煎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血清SOD活力升高(P<0.05),与血脂康组对比SOD活力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鳖甲煎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对比血清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5);与血脂康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④鳖甲煎丸对ICAM-1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CAM-1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血脂康组ICAM-1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低鳖甲煎丸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ICAM-1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鳖甲煎丸高、低剂量均可抑制血管壁ICAM-1的表达,且随着剂量增加作用增强。鳖甲煎丸高、低剂量组与血脂康组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作用趋势为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血脂康组。⑤鳖甲煎丸对VEGF表达的影响模型组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脂康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VEGF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但血脂康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VEGF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⑥鳖甲煎丸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周期的影响模型组较对照组G0/G1期百分比明显降低,而S期和G2/M期明显升高,其增殖率为23%,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时SMC分裂加速,增殖明显。鳖甲煎丸低剂量组较模型组G0/G1期比率升高,S期比率降低;鳖甲煎丸高剂量较模型组G0/G1期明显升高,而S期和G2/M期比率明显降低,且两治疗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模型组。血脂康组较模型组G0/G1期比率升高,S期和G2/M期比率降低。⑦鳖甲煎丸对TNF-α的影响模型组较对照组血清中的TNF-α显著增高(p<0.05),证实炎症存在于AS过程中。血脂康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的TNF-α显著降低(p<0.05),血脂康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中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差别。提示该药可以抑制炎症反应。⑧动脉病理检查:正常对照组:光镜下组织学切片示正常主动脉壁、内膜、中膜、外膜均清晰可见,各层结构正常。无脂质沉积改变,弹力纤维分布均匀。模型组:光镜下,主动脉壁内膜显著增厚向管腔突起,病灶表面由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构成纤维帽,其下方有脂质、少许炎细胞,可见粥样斑块形成,为脂质、坏死物及胆固醇结晶及钙化颗粒物。血脂康组:光镜下主动脉内膜无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较规整。未见胆固醇结晶,亦未见溶解坏死组织。鳖甲煎丸低剂量组:光镜下主动脉内膜稍有增厚,病灶可见泡沫细胞圆形体积大,胞质内大量空泡,符合AS症的早期改变。鳖甲煎丸高剂量组光镜下主动脉内膜无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较规整,但可见轻度水肿。未见胆固醇结晶,亦未见溶解坏死组织。   结论:⑴鳖甲煎丸降低血清TC、TG、LDL-C,提高HDL-C的含量,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⑵鳖甲煎丸可以使血清MDA的含量降低,SOD的含量升高,具有抗氧化作用。⑶鳖甲煎丸可以使血清ET的含量降低,NO的含量升高,具有调节NO/ET平衡作用,使NO与ET基本处于平衡状态。⑷鳖甲煎丸具有下调ICAM-1蛋白表达量,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向内膜迁移,起到抗AS的作用。⑸鳖甲煎丸可降低VEGF表达水平,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向粥样斑块内迁移及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起到了防治AS的作用。⑹鳖甲煎丸可以调节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周期,降低细胞S期和G2/M期比率,阻止了细胞的增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⑺鳖甲煎丸可降低TNF-α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调节凝血与抗凝系统的平衡,从而阻断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起到防止AS的形成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肾结石发病率、术后复发率高,在肾草酸钙结石晶体形成过程,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是重要的基质之一,调节矿化组织的形成、塑型,具有抑制晶体成核、生长和聚集的重要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解毒消痈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验证以脾虚为本,浊毒、湿热为标的病机理论而立法组方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方法:采用临床对照法,参
目的:研究肺康饮的药物血清对人肺癌细胞(NC-H446)形态学、增殖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及其相关基因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基因(bcl-2)和p53蛋白的影响,探讨肺康饮治疗肺癌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