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成立。在过去5年7+2个试点碳市场建设中,应不应该引入碳期货作为交易标的,引入碳期货是否会扰乱碳现货市场,乃至怎样开展碳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碳市场机制设计者和参与碳交易的广大控排企业、金融机构。面对试点碳现货市场出现流动性匮乏,交易持续低迷的现状,碳期货市场的引入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洪水猛兽,成为广大碳市场参与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对全球碳市场发展的政策背景、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着重对我国碳市场的发展轨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全球最主要碳交易市场——欧洲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入手,首先对欧洲碳交易期现货市场的构建特点、交易机制、市场发展情况,制度设计等方面结合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欧洲碳期现货交易市场发展中同时开展期货交易及现货交易得到的经验以及市场运行中出现的教训及保障措施。其次,联系我国碳市场发展情况,着重从我国碳交易市场7个试点地区市场碳现货成交金额、成交量、成交方式、市场活跃度等多个方面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我国碳交易市场目前发展的特点及存在交易信息不透明、价格失衡、市场流动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在对欧洲及我国试点碳市场交易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实证研究阶段尝试以欧洲碳期货市场对碳现货市场的价格影响效应为研究主线,以信息传递过程中碳期货和碳现货的走势规律,即价格和波动性作为欧洲碳市场的特征因素,采集欧洲主要碳期现货交易所洲际交易所(ICE)碳期货合约和欧洲能源交易所(EEX)碳现货收盘价等实际交易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通过时间序列分析,ADF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定性确定EUA碳期现货价格之间的引导关系和EUA碳期货推出对碳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根据实证结果定量分析得出EUA碳期货市场对碳现货市场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出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效果,即欧洲碳期货市场的构建效率。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7+2个试点地区碳现货市场发展的不足,总结出我国构建碳期货市场有助于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完善碳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促进碳金融产品的多样化的结论。本文按照先定性后定量的研究思路,使用统计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为现阶段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结构,通过构建碳期货市场加强碳现货市场的市场功能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