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研究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就是东西方之间进行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2013年10月,中国国家领导人立足于中国梦,在出访印尼时倡议与东盟国家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联通各港口城市,将东盟、中东和欧洲等经济板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经济发展合作带,不仅对本区域的发展,更对世界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从提出到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评价不一,褒贬不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什么会提出,其核心内容是什么,对世界各国有什么影响,其未来发展前景是怎样的以及中国要如何应对具体项目的落实,本文主要从这四个部分来介绍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第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国内改革的需要。1,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还未远去,海洋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2,世界各大国都开始把发展海洋作为其重要的战略重心。3,中国在国内面临改革发展的转折点,在国际社会面临大国力量的遏制,向海洋发展成为其解决自身困境的选择。第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优先发展方向。在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下与世界各国在五个领域——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进行通力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它欢迎各国共同参与,共抓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经济繁荣。它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与以往挑战现有合作模式的决策不同,它选择同现有的合作机制、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互相补充,共同促进现有合作的顺利开展。第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结东盟和欧洲,沟通中东,形成一个绵延千里的经济发展带,对世界各国的意义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它对中国而言,是打破美国的政治、经济封锁,保护海上航道和能源航线的重要决策,是中国进一步走向国际社会,参与国际机制设定,发挥与其地位相一致作用的重要保障。对沿线国家而言,经济上多积极影响,既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是政治上多消极影响,中国“威胁论”依然受欢迎,边界争端、南海问题等复杂化。对大国尤其是美国而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被认为是对美国海洋大国地位的挑战,冲击到美国的亚太战略,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发展。第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到落实已两年有余,有成功的案例,也不乏失败的项目,发展机遇困境俱在,中国需要认真思考促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顺利进行的应对之策。在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下与各国开展平等的伙伴关系,既要加强与政府的联系,又要加强与其他政党和民间力量的联系,保证项目的延续性发展。对于争端问题要保持克制,尽量以和平方式解决。虽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发展前景甚至遭到国内外的屡屡质疑,但本文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会继续发展下去:一是因为国际社会都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二是因为沿线国家确实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的现实,甚至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三是因为它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鼓励各个国家及公私主体的参与;四是因为它符合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的需求。
其他文献
江西省安义县是一个只有27万人口的农业小县,近年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却高达30多亿元,可是安义民间资金在工业企业发展中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吸收和利用好民间资金,做
以豫农矮砧1号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段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IBA 0.1 mg·L-1+GA3 1.0 mg·L-1,茎尖芽诱导的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AMP-activated kinase,AM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能量代谢调控器,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存活及调节机体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MPK参与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崛起要求中国不断提升外交能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这是中国在对国际形势与外交清醒判断的基础上,正确定位中国身份,以大国角色所开展的一系
2016年,西藏全区共有贫困人口59万,囿于"先天性"资源禀赋的局限,需进行易地扶贫搬迁人口26.3万,占总贫困人口的44.6%,可见,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大、任务重,易地扶贫安置问题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