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髯毛箬竹盆栽苗为试验材料,以硝普钠为一氧化氮供体,探讨了模拟酸雨胁迫对髯毛箬竹的影响及外源一氧化氮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酸雨胁迫对髯毛箬竹的影响光合日变化参数结果表明,未经胁迫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单峰”型,而胁迫下各处理均呈不明显“双峰”型,并出现“午休”现象,胁迫后日均Pn和最大Pn均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酸雨胁迫降低了叶片光合作用及表观量子效率(AQY),而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及暗呼吸速率(Rd)均提高。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模拟酸雨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潜在活性(Fv/F0)、光化学淬灭(qP)均下降。非光化学淬灭(NPQ)由胁迫下的迅速上升转为缓慢下降。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r)均呈先缓慢下降后逐渐上升的趋势,自由基含量则迅速升高,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幅度均较大。通过外部形态及电镜显微结构观察得:pH2.0叶片受伤害较大;pH3.0的受伤害相对pH2.0较轻;pH4.0叶片细胞基本正常。2.外源NO对酸雨胁迫下髯毛箬竹的调控作用经过外源400mg/L SNP(S2)处理髯毛箬竹的Pn由pH3.0处理(S)的“双峰”型转变为“单峰”型。适宜SNP处理明显提高了叶片AQY和CE,同时降低了其LCP、CCP和R1。荧光参数结果也表明,100mg/L(S1)与400mg/LSNP(S2)处理使Fv/Fm、Fv’/Fm’、ΦPSⅡ、Fv/F0、qP的下降幅度较小,同时也明显抑制了受酸损伤叶片SPAD和Pr的降低,SOD与POD活性也相应提高了,以400mg/L的处理效果最显著。表观伤害显示:100mg/L(S1)与400mg/L(S2)的伤害较pH3.0(S)要轻,而700mg/L(S3)与1000mg/L(S4)则出现较多的坏死斑。经过对S2叶片的电镜显微结构观察可知:S2叶片的伤害较S明显减轻。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酸雨胁迫对髯毛箬竹产生明显影响,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受伤害程度加重;适当浓度的外源NO预处理可有效缓解胁迫下的伤害。本研究为酸雨对竹类植物的胁迫作用及NO调节酸胁迫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园林观赏竹种酸雨地区生态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