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最普遍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由于不同的基因表型和个体差异以及广泛的危险因素,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肝癌因其发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预后较差。因其对化疗不敏感和对放疗的耐药性,所以肝脏切除和肝脏移植是目前唯一的根治疗法,但根治性切除后患者的5年复发率高、转移率高,这成为肝癌临床治疗的难题。p100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在一些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发现p100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我们推测p100蛋白有可能参与调控肝癌的形成。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p100蛋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期待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p100蛋白作为肝癌检测标记的可行性。方法:本课题分三部分进行,通过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活体水平三个层次的实验,研究p100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一部分研究p100蛋白在临床肝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肝癌标本作为实验组,所有病例在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或其他抗癌治疗,并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另取27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p100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肝癌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的关系。第二部分为构建抑制p100蛋白表达的稳定肝癌细胞株。首先构建针对p100基因的小发夹RNA (short hairpin RNA,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293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病毒感染SMMC7721细胞,获得p100稳定沉默的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稳定细胞株中p100的沉默效果。第三部分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hRNA沉默p100基因对人肝癌裸鼠成瘤的影响。利用前期已稳定感染p100-shRNA慢病毒载体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背侧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以慢病毒空载体感染组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100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肝细胞胞浆均有较强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亦有表达。肝癌组织中p100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p100的高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腹水等无关(P>0.05)②通过Western blot技术鉴定,干扰p100后SMMC7721细胞株中p10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成功构建了具有p100干扰效果的慢病毒载体,并获得了稳定沉默p100及对照的SMMC7721细胞株。③成功构建出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p100表达下降后会抑制SMMC7721细胞的成瘤能力。结论:①p100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p100蛋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②成功构建了具有p100干扰效果的慢病毒干扰载体及p100稳定沉默的SMMC7721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p100在肝癌细胞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提供了可靠的体外细胞模型。③p100基因沉默能有效抑制人肝癌裸鼠成瘤生长,表明p100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