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红树林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z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来源的微生物生存环境独特,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合成途径,从而有潜力产生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化合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本论文采用抗肿瘤活性筛选和现代化学分析筛选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了3株红树林来源的真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目标微生物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摸索优化;目标微生物发酵;单体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以及初步抗肿瘤活性评价。本研究从7个广西红树林根泥样品(海芒果根泥、榄李根泥、桐花根泥、秋茄根泥、木榄根泥、海漆根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血浆中的决奈达隆和活性代谢产物SR35021,并应用于盐酸决奈达隆片在比格犬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人体药动学的研究。方法:50μL犬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处理,以托伐普坦作为内标,以乙腈-甲醇-5 mmol/L乙酸铵-甲酸(55:10:35:0.07)为流动相,在Capcell Pak C18 MG柱进行色谱分离;50μL健康人血浆
背景:近年来有关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和研究越来越多,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因肿瘤组织细胞和正常的组织细胞两者缺乏基础性的代谢差别,抗肿瘤药
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因其良好的增溶性、稳定性、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势成为目前广泛研究应用的新型药物载体。肝脏上分布的转运体把控着大量底物药物的肝脏摄取,对其处置过程至关重要。聚合物胶束进入体内后主要富集于肝脏,但目前关于聚合物胶束对肝脏摄取转运体影响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仍主要集中于外排转运体。已有研究报道聚合物胶束会改变P-糖蛋白(P-gp)的外排功能,其疏水段结构是影响其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拟以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已知CB1受体以复杂的方式涉及广泛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影响大脑对于糖尿病的作用,影响对于血糖的调节。   法国Sanofi-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