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工业中的反应和精馏过程一般分别在两个单独的设备中完成。如果将化学反应与精馏过程合二为一,即在一个设备中同时进行化学反应和精馏过程,便是一个新的强化过程——反应精馏,当使用非均相催化剂时通常又将其称为催化精馏。与普通的反应后再精馏分离过程相比,该强化过程具有许多出色的优点,如既突破化学平衡的限制,也能取得高的反应选择性,反应热还能即时用作精馏的热源等等,因此在许多重要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过程的绿色化改造中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酯化、醚化、水合等过程。然而,尽管催化反应精馏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且在诸多方面发展良好,但由于反应精馏塔内存在非常复杂的反应-分离耦合问题,使得催化反应精馏的过程设计、模拟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仍困难重重。固体催化剂在塔内的装填方式一直是反应精馏过程能否高效进行的关键因素,寻找高催化活性的绿色酸性催化剂以替代硫酸等无机液体酸和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固体酸同样也是催化反应精馏过程研究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题。由于酯化反应是工业应用广阔和研究积累较为厚实的一类反应过程,本论文拟以此为研究体系,围绕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酯化反应精馏过程中的反应-分离耦合作用,考察固体催化剂装填方式对流体力学性能以及传质特性的影响,开发基于离子液体催化的酯化反应精馏新工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反应-分离集成效率,达到改造传统酯化生产工艺和节能减排的目的,本论文对酯化过程产生的成果还有望能移植和推广到其他反应过程中。本论文针对绿色化生产乙酸正丁酯、乙酸甲酯等催化反应精馏过程进行了两大方面的研究。首先,创新性地提出了板式精馏塔内导流槽状插片式催化剂填料这一装填新概念,测试了催化剂填料在筛板塔内的流体力学性能、传质特性和反应性能,考察了催化剂填料对催化反应和精馏分离的影响;其次,提出设计并合成了不同阳离子结构的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材料,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催化反应动力学,着重探讨了非腐蚀性离子液体用于催化反应精馏过程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研究了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体系中的热力学行为,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模拟了基于离子液体催化的酯化反应精馏过程,为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精馏过程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将分两个部分概述如下:第一部分是新型导流槽状插片式催化剂填料装填方式的设计及性能测试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新型导流槽状插片式催化剂填料在普通精馏塔内装填这一新概念,考察了该装填方式下的塔内流体力学性能、传质特性和催化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筛板上加入催化剂填料没有增加过多的干板压降和湿板压降,导流槽的整流作用和丝网的消泡作用较好的抑制了塔内的漏液和雾沫夹带现象。与空筛板相比,填料板的传质效率受气相和液相流量影响较小,传质效率提高到70%以上。此外,催化剂填料的催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20%w/w装填量的催化剂填料催化乙酸半小时的转化率达到40%以上,与15%w/w散装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相当。综上所述,这些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该装填方式的可行性和创新性。新型装填方式不仅增大了筛板的操作范围,也增加了筛板的操作弹性和稳定性。第二部分是基于非腐蚀性离子液体催化的酯化反应精馏过程研究。论文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了研究:首先,提出设计并合成了不同阳离子结构的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材料,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与离子液体的酸性及亲水性密切相关,离子液体的酸性越强或亲水性越好,其催化酯化反应的活性也越高。同时,离子液体与反应精馏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还表明,离子液体特有的液液两相催化作用机制能与反应精馏分水机制有效整合,进一步促进了酯化反应朝产物方向进行,使乙酸接近定量转化,充分证实了离子液体催化剂与反应精馏相结合的成功之处及其特点。其次,论文详细考察了非腐蚀性离子液体催化乙酸正丁酯的酯化反应动力学,并建立拟均相动力学模型,回归得到离子液体催化酯化体系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拟均相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离子液体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行为,酯化反应动力学受离子液体酸性和亲水性的协同作用影响,优选的反应温度在373.15K左右,离子液体用量为乙酸质量的25%,酸醇摩尔比在1:1~2:1之间。此外,论文测定了离子液体与酯化体系中各组分间的汽液和液液相平衡,并建立相应热力学模型,求解方程得到离子液体与各组分的热力学参数,接着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基于离子液体催化的酯化反应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考察了反应段级数、进料板位置、进料酸醇摩尔比等因素对塔顶有机相中乙酸和丁醇含量及塔釜出料中乙酸正丁酯含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精馏塔底部可得到纯度为99.6%以上的乙酸正丁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