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粪样DNA的两个中华斑羚种群保护遗传学初步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斑羚(Naemorhedus caudatus)为东北亚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和西南省区,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栖息地不断破碎化和丧失,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世界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等级,同时被列入CITES附录Ⅰ。本研究采用非损伤采集粪样提取DNA技术,运用线粒体DNA、微卫星DNA以及性连锁基因分子标记,首次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北京松山)和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内蒙古赛罕乌拉)的中华斑羚种群开展保护遗传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根据线粒体DNA、微卫星DNA和性连锁基因3种分子标记,372份疑似中华斑羚粪便样品共鉴定出76只中华斑羚个体。北京松山和内蒙古赛罕乌拉分别鉴定出15只(9雌6雄)和61只(37雌24雄)。2)227bp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共检测到13个多态位点,定义了8种单倍型。北京松山和内蒙古赛罕乌拉中华斑羚种群分别有3个和5个单倍型,单倍型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49和0.0125,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705和0.787,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97和0.0107。与一些经历过严重瓶颈效应的物种相比,表明两个分布区的中华斑羚种群在线粒体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为适中。3)选取的10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300和3.7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944和3.400,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7和0.630,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50和0.69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78和0.629。与线粒体DNA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中华斑羚在两个分布区内具有适中的遗传多样性。4)通过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遗传分化系数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内蒙古赛罕乌拉和北京松山中华斑羚种群之间达到了显著遗传分化水平。利用线粒体DNA单倍型数据构建的NJ系统树、微卫星DNA数据构建的UPGMA系统树和贝叶斯归类分析结果均支持将两个种群分化为2大分支。基于以上数据结果本研究将内蒙古赛罕乌拉和北京松山中华斑羚种群划分为2个进化显著单元和保护管理单元。
其他文献
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主张的极“左”路线,布哈林与列宁围绕文化发展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争论的内容涉及对文化的阶级性的不同认识、对文化事业的领导问题的不同看法以及对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市内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里有一装有成百上千只蚊子的笼子,那些蚊子嗡嗡叫着,饥饿难耐,时刻准备着第一次血液大餐。此时,一研究员走进笼子,他预想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照
本文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商业银行针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评价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对此做出了实例分析.
回顾了浮选技术在环境净化及资源回收领域的应用研究动态;并以研究实例,论证了浮选法综合处理酸性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经济效益
目的探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56例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实
宣钢2500m~3高炉热风炉系统由三座内燃式热风炉组成。自动控制系统采用ABB公司的AC800F系统。本文对2500m3高炉热风炉自动换炉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有关探索性的数学问题是近年高考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对这类问题普遍缺乏有效策略,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挣脱“参考答案”的禁
判决理由是法官判决的依据,是衡量法官基本素质和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判决理由在司法判决中占有核心地位,关系到判决结果的公正性和法院的公信力,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重要的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体检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情况,了解该社区老年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脑卒中综合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通过对参加上海市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