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参与主体,在各种模式中表现出较好的效率和效益,研究企业层次循环农业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循环农业的实践经验,为其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本论文通过对黄羊河集团公司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证总结分析,找到促进和制约其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而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循环农业评价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河西走廊、武威市、黄羊河集团公司农业发展实践进行了探索,并按照归纳法和系统学原理勾勒出黄羊河集团公司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体系框架,得出黄羊河集团公司循环农业的基本模式是“大产业+大基地+大农机”,基本的运作机制是产业化运作。其次通过结合实践,借助技术专家经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结合SWOT分析法总结分析出黄羊河集团公司需要发挥土地、组织、区域资源、价值理念等优势,改善管理层次、体制机制、成本等劣势,抓住保税物流出口、项目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互联网+”等机会,防范激烈竞争、环节消耗、市场不理性、大客户概率等威胁,不断完善产业,推陈出新上再做工作。最后参照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的方法和经验,通过指标体系完善,采用矩阵分析,对“大产业+大基地+大农机”背景下的黄羊河集团公司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做了评价,通过各项指标权重的探索,分析论证了黄羊河集团公司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得出其评价指标中按照生态安全、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实施权重分类评价,并在评价指标中提高客观性、测量性指标所占的权重有利于循环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