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媒体、公众间的互动模式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社会步入“风险社会”。突发危机事件是对社会稳定的杀伤力大,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的“风险”代表之一。政府、媒体与公众作为危机事件中的三大行为主体,在不同时期和政治体制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是一个相铺相成,相互牵制,又相互影响的关联系极强的动态系统。然而,政府、媒体与公众在通过互联网技术赋予了各自技术权力之后,三者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有了质的转变。政府为化解危机,建设和谐社会而做出的政策重构,媒体为商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契合而积极地实现其功能属性,公众为维护自身权益而主动地参与危机管理中。本文在界定突发危机事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次,利用博弈论的基本框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突发危机管理中三者的合作与冲突关系。再次,从技术赋权的视角探析出,政府必须利用新技术及时公开信息,科学管理危机,媒体则应揭露事实真相,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公众应采取冷静应对。通过技术搭建的公共领域自由且客观地表达观点和建议,才能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科技新闻伴随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愈来愈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简而言之,前沿的科学技术,最能吸引人们的好奇和遐想。处于这种欣欣向荣的大好环境,媒体理应做出正态反应。然而
政府在我国电视内容产业链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既是我国电视内容产业链成长的起始动因,又是贯穿整个产业链成长过程的首要力量。尤其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
期刊
在大众传播领域,广播以高效、迅捷、成本低廉的特点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广播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实行“窄播”,打造节目品牌,走分众传播之路,正是当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出版物不断涌现。一方面它们以其本身具有的巨大优势,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征,加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实践背景,即新媒体崛起对传统话语权力格局的颠覆,研究的理论背景为新媒体规制下的政治传播;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总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