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新生儿血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循环内皮细胞变化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常见病,常常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cerebral hypoxic-ischemic injury,CHI),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是儿童时期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以CEC数量作为VEC损伤的直接标志物,以NO、ET的变化作为评价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的指标,动态观察窒息新生儿血中三者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旨在确定ET、NO、CEC能否作为新生儿窒息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客观指标,并探讨通过调节ET、NO的过量释放、保护血管内皮的方法减轻对机体的损伤效应,为新生儿窒息的治疗寻找一条新途径.结论:1.新生儿窒息血中ET、NO及CEC的水平均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判断窒息病变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的客观指标.2.及早采取措施,保护、稳定血管内皮,探索和寻找理想的ET受体拮抗剂、NOS抑制剂,从而阻断ET、NO过量释放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可望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因而,为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在临床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母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关于妊高征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较多,其中细胞
目 的 : 肝 硬 化 终 末 期 患 者 可 并 发 肝 肺 综 合 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HPS 预后不良。肺内血管扩张(intrapulmonary vascular dilatation, IPVD)是其特征性
本课题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12h内进行MRI检查,确定有明显缺血半暗带的患者进行尿激酶(UK)溶栓治疗,分别在溶栓前、后应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对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