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微细颗粒物形成特性与脱除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污染治理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环境治理任务之一,PM2.5的污染控制是近年来人们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化石类燃料燃烧所排放的烟气中的微细颗粒物是大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而我国一次能源供给比例中煤炭所占比例超过70%。因此,研究煤燃烧过程中颗粒物产生特性和燃煤烟气中微细颗粒物的有效脱除对大气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重庆地区某火电厂燃煤烟气情况,分别对重庆煤和新疆煤在不同燃烧条件下烟气特性、微细颗粒物形成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湿法脱硫过程对颗粒物脱除规律的影响和Ca、S、As等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了湿式电除尘对颗粒物、Pb、Cu、Cd、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和OC/EC脱除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粉的燃烧温度和煤粉粒径对烟气中颗粒物的生成特性均会产生影响;重庆煤和新疆煤分别再在950℃、60~120目和850℃、120~170目条件下燃烧所产生的颗粒物浓度最低,颗粒物浓度分别是35547.79mg/m3和18348.62mg/m3。燃烧温度的升高会导致颗粒物中水合物、铵盐和硝酸盐的分解,颗粒物最终组分主要是钠盐和钙盐;燃烧温度和煤粉粒径对PM2.5表面形貌均会产生影响,燃烧温度提高,PM2.5的形貌由不规则形状逐渐转变为似球状颗粒;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PM2.5和亚微米颗粒物逐渐增多。燃煤烟气湿法脱硫过程对烟气中不同粒级的颗粒物均有脱除作用,但不同粒级微细颗粒物的脱除效果差距较大;随着颗粒物粒径的降低,浆液对颗粒物润湿效果变差,颗粒物的脱除效果明显下降;烟气湿法脱硫过程对PM5及以上的颗粒物有较好的脱除效果,脱除率可达到62.3%,对PM5及以下特细颗粒物脱除率最高为37.7%;影响脱硫过程微细颗粒物脱除的主要因素是脱硫塔内液气比、气体流速、浆液雾化效果以及浆液与微细颗粒物的接触时间。燃煤烟气湿式电除尘工艺对PM2.5及以下颗粒物的最大脱除率达到88.1%;对PM5以上颗粒物的最大脱除率为61.1%,对PM10以上颗粒物脱除率最高仅8.1%;湿式电除尘过程对重金属Pb、Cu、Cd、Cr和总碳的最大脱除效率是88.3%;影响湿式电除尘过程中微细颗粒物脱除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颗粒物质量、气流速度、电场强度和颗粒物粒径等。
其他文献
基于CEC—CDIO模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抓好制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标准、集成化课程设计、教学项目选择4个环节。项目必须来源于生产实际,每一个项目都包括构
建立AVR单片机实训教学平台有利于降低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该平台,可选择目前主流的AVR单片机为教学样机,选用AVR_C语言作为开发语言,同时开发配套
介绍了液压系统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同时介绍了该试验台对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的探究试验,以及液压缸成品质量控制试验等方面的应用.
期刊
我国已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为该条约的当事国,当然应承担条约确定的义务。贿赂犯罪是腐败犯罪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与该条约的基本要求有
研究在乘性噪声均值先验知识未知情况下的谐波恢复问题,提出了基于一阶、二阶循环统计量的混合方法(FSCSH)和基于一阶、三阶统计量的混合方法(FTCSH),即先利用一阶循环统计量得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