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一生是孤独的,他以一种远离人群、远离喧嚣的孤独形象,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他似乎永远处于在安静黑暗的夜里,做中国文化的守夜人、做自己灵魂的剖析者,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如何在历史、民族、家庭与自身的矛盾中艰难选择,才有了今天痛苦的涅槃。鲁迅的孤独寂寞,来自于人生经历的坎坷,来自于对改革深切热望与对冷漠现实失望的尖锐矛盾,来自于他对自我定位的反复思考,更是来自于他作为文化先驱者孤独寂寞命运的深刻感受。虽然随着时间、战争局势,思想的推进,他的人生观和社会历史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正是这曾经的献身于“寂静”与“寂寞”的勇气与执着,留给了后人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也让我们感受到这20世纪中国最为崇高又最为孤独寂寞的灵魂的心灵悸动。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探讨鲁迅的创作生涯中为何有长达十年的沉默,以及在他整个生命状态中,“寂静”是如何成为他的主导,这些与众不同的“寂静”如何真正成就了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