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蜡蚧轮枝菌是一些刺吸式害虫的重要的病原微生物。本文初步研究了温度、营养液、采收时间对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对温室白粉虱的致病力的影响;不同储藏温度、时间和载体对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萌发及对温室白粉虱致病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条件下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透射电镜观察。主要结论如下: 1、采用5种溶液收集分生孢子进行萌发试验的研究发现,糖类溶液尤其是葡萄糖溶液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16h后萌发率达到95.48%),而且用葡萄糖溶液收集的分生孢子对温室白粉虱的感染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溶液(1×10~6个/ml孢子含量时达到35.56%,1×10~8个/ml孢子含量时达到75.00%)。 2、不同温度对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也有影响,研究表明,北京地区的蜡蚧轮枝菌在23℃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最快,10h后就芽管长度就达到50μm左右。 3、采收于不同时间的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也不相同,生长时间比较短(5d、15d)的分生孢子总体的萌发率(16h后分别为89.76%和94.98%)要高于生长时间较长(30d,只有6.12%)的,这可能与分生孢子本身的分泌物质有关。对温室白粉虱的生测试验也表现出相似性,生长时间比较短(5d、15d)的分生孢子的感染率(1×10~6个/ml孢子含量时分别为31.59%和40.00%,7×10~6个/ml孢子含量时分别为83.40%和74.44%)要高于生长时间比较长的(30d,1×10~6个/ml孢子含量时为10.20%,7×10~6个/ml孢子含量时只有8.76%)。 4、温度对分生孢子保存有重要影响,低温条件下保存要好于高温条件。在30℃条件下有无载体,6个月后分生孢子萌发率为0,对温室白粉虱的感染率也几乎为0。 5、各种载体对分生孢子的保存也有影响,从本试验看来,粘土、活性炭和硅胶与其他物质相比效果更好,硅胶可以使分生孢子保持干燥而储藏更长时间。 6、虽然PDA培养基上培养过长时间的分生孢子对温室白粉虱的感染率没有培养时间短的分生孢子高,但是对采收于大米培养基的分生孢子来讲,20d采收的分生孢子的致病力(1×10~6个/ml孢子含量时达到41.11%,1×10~8个/ml孢子含量时达到85.76%)要高于12d采收的(1×10~6个/ml孢子含量时为23.93%,1×10~8个/ml孢子含量时为50.19%)。相同条件下保存6个月后,采收于20d的分生孢子要比采收于12d的孢子对温室白粉虱的感染率高,因此,分生孢子粉中含水量可能是影响储藏期孢子存活的主要因素。 7、对分生孢子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保存于30℃的分生孢子结构与新鲜的分生孢子结构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可能还是与保存时间、温度、孢子粉含水量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