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具有改善线形、解决高程障碍、缩短里程、减少植被破坏等诸多优势。但在隧道的建设期间,通常只重视施工工艺、技术方案、施工进度等问题,而对隧道施工的环保问题重视力度不够,往往对下游河水水质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对隧道施工生产废水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内容为陕西省交通厅课题“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的子课题,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混凝剂及水泥+PAC处理隧道施工废水的效果,通过对实验室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混凝剂、水泥及水泥+PAC作用机理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通过采用传统的铝盐、铁盐、聚合铝盐、聚合铁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和水泥处理隧道施工废水,发现水泥与传统混凝剂在去除效果上相比并无明显差距。2.已有水泥作为助凝剂的研究,表明水泥中含有对混凝效果起促进作用的物质。采用水泥与混凝剂配合处理隧道施工废水,发现几种组合中水泥+PAC组合的效果最明显。3.以水泥+PAC为絮凝剂,通过搅拌、反应时间和pH值试验研究表明,水泥和PAC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沉淀时间为20min,搅拌方式为500r/min, pH值为中性偏碱性。4.通过水泥+PAC减量化试验得出水泥+PAC的投加量为1g+0.027g时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88.04%,硝基苯去除率达到24.79%,石油类去除率为14.54%。水泥的添加可以减少PAC的投药量,节约费用。5.机理研究表明,水泥+PAC效果好于单用水泥或PAC可能的原因是水泥中的微量成分成为了PAC的助凝剂,促进了混凝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