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农业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的发挥,没有农业提供的充足原材料、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从湖北各地农业发展现状看,当前湖北大部分农村实行的仍然是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小规模、低市场化、粗放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与山东、广东、江苏等农业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相比,湖北省的农业在经济效益和现代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却不是农业强省。湖北要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弯道超越,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本文以湖北省农业标准化为研究对象,旨在以经济学、生态学研究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湖北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建议措施,力图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广大农民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建议参考。本文认为,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湖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手段。虽然近年来在质监、农业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湖北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湖北农业标准化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各界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与实践脱节、农业标准化人才短缺、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业标准化生产不相适应、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农业标准化经费投入不足、农产品质量监测能力薄弱等,影响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要加快湖北省农业标准化工作步伐,应该从加强宣传、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农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抓好示范带动、培育龙头企业、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等几个方面加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