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湖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农业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的发挥,没有农业提供的充足原材料、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从湖北各地农业发展现状看,当前湖北大部分农村实行的仍然是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小规模、低市场化、粗放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与山东、广东、江苏等农业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相比,湖北省的农业在经济效益和现代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却不是农业强省。湖北要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弯道超越,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本文以湖北省农业标准化为研究对象,旨在以经济学、生态学研究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湖北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建议措施,力图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广大农民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建议参考。本文认为,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湖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手段。虽然近年来在质监、农业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湖北的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湖北农业标准化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各界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与实践脱节、农业标准化人才短缺、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与农业标准化生产不相适应、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农业标准化经费投入不足、农产品质量监测能力薄弱等,影响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要加快湖北省农业标准化工作步伐,应该从加强宣传、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农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抓好示范带动、培育龙头企业、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等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社会长期持续发展进步的第一资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作为整个国家人力资源的一部分,除具有人力资源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特殊的政治性和品质性等
本文采用在BaTiO3基PTC陶瓷中加入金属Ni粉和石墨粉的方法,将金属Ni和石墨的良好导电性能与BaTiO3基材料优良的PTC效应相结合,旨在研究降低BaTiO3基陶瓷室温电阻率同时保证一
文化贯穿古今,连接中外。如今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开放的时代,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在这个和平、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就显得愈加重要。在世
轨道站点客流与土地利用特征间的关联性研究,是了解站点客流来源、提高站点服务效率的关键性问题。收集大量、精准的站点客流分布数据是该研究方向的基础。作为新兴研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