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股骨转子下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探讨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操作技巧、手术效果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比较Gamma3髓内钉固定和倒置LISS钢板两种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方式的疗效,并分析有限切开结合钢缆环扎的手术治疗效果,为股骨转子下骨折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上海六院)手术治疗的149例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Gamma 3髓内钉及倒置LISS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共149例,其中Gamma3型髓内钉治疗76例,倒置LISS钢板治疗73例,随访6-24月,记录两组病例的人口学资料、骨折类型、并发症、临床结果等相关信息。术后随访,摄片并检查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和术后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其中使用髓内固定的76例病例,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影像学检查评估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功能结果。76例髓内固定病例当中,11例病例采用了髓内固定系统结合钢缆固定,对11例病例术后进行1、3、6、12个月随访,影像学检查评估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功能结。结果:获得随访的149例病例,分为Gamma 3髓内钉固定组(Ⅰ组)和倒置LISS钢板固定组(Ⅱ组)。Gamma3组76例,男性40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3.5岁(37-72岁);LISS组73例,男性38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6.4岁(40~76岁)。两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Gamma3组的切口长度显著小于LISS组,Gamma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愈合时间均小于LIS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月及6月的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Gamma3组的优良率高于LIS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髓内钉固定治疗的7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病例随访6-24月,1例发生骨延期愈合,其余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5月。根据Harris评分,优6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6.05%。其中,11例采用有限切开结合环扎的病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3.5岁(43-78岁)。骨折根据Seinsheimer分型:其中3型3例,4型5例,5型13例。本组随访6-12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5月。根据Harris评分优10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髓内固定和钢板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髓内固定在手术时间、切口、出血量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有限切开结合环扎辅助固定是一种可靠的方法,骨折复位情况、术中手术操作的技巧对手术效果及术后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