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重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ll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聚落空间研究起源于19世纪,作为一个永久性课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先后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规划,对乡村聚落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缺少科学规划,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布局散乱、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极大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福清市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典型的经济发达县级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水平较高,乡村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日趋显著。因此,对福清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展开研究对其乡村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东南沿海其他县市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以福清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年、2017年乡村聚落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核密度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福清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而后利用GIS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出当前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上所存在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以乡村聚落斑块为评价单元,对全市范围内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各地区发展特点,提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发展模式与策略。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总体上,福清市乡村聚落规模较大,呈集聚分布且空间差异性显著。在空间维度上,乡村聚落主要集中在南部、东南部的平原区,大致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分布格局。在时间维度上,2000-2017年乡村聚落的面积和数量呈增长态势,规模不断扩张,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强,空间差异性依然显著。(2)福清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是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河流指向性与道路指向性十分明显,即距离河流和道路越近,聚落面积越大。高程和坡度对聚落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聚落主要分在高程50m以下和坡度5°以下的平原台地区。农业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乡村聚落扩张的直接动因,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加强乡村聚落的集聚作用,并影响其内部空间结构的改变。(3)目前福清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村聚落用地面积大,多通过占用耕地实现扩张。二是分布的空间差异性明显,西北部区域聚落布局相对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三是农村建设自发性强,存在闲置土地的现象。(4)福清市乡村聚落用地条件总体良好,大部分属于适宜型。根据用地现状特征,将现有聚落划分为城乡融合型、重点发展型、内部提升型与搬移迁并型四种发展模式,并对不同类型的聚落提出发展策略,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乡村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条件。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国家出台了“全面二孩政策”,即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这是人口生育政策的再次调整。女性作为生育主体,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其职业发展问题首当其冲。本文将研究对象缩小至女教师,探讨其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职业发展问题,结合其他国家对生育女性职业发展保障措施,提出女教师职业发展的解决措施,对积极响应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互联网社会领域衍生出的网络舆情问题挑战着政府的传统管理体系。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治理网络舆情风险问题已然成为当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网络舆情风险治理对基层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如何有效认识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风险治理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并探索出有效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论文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乾嘉时期汉学复兴,士人研究经学喜习篆书,乾嘉学派兴起,学者江声的学术研究和日常书写习惯在其中有很强的典型性,可以概括为“无不以篆”。本文审慎地、尊重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有一点作用。论文中,尝试从汉学思想的继承、乾嘉学派的形成与江声的师承、交游等方面分析江声“无不以篆”篆学观念形成的原因与实践,对后世的影响,进而得出启示,具体说,整篇论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不仅要产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也要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办学质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研究型大学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探索英国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经验,发现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学与科研协同培养人才的方式是它们的重要特征。基于此,本文试图全面地探索英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协同育人机制,以期为我国“双一流”建设大学的人才培养提供
福州市学前教育迈入新发展时期,面临学前教育供需矛盾加剧、资源分布不均凸显、结构性矛盾突出等新旧积聚的问题,运用好政府购买工具越来越成为福州市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和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迫切需要。事实上,福州市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作为构建服务型政府职能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弥补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满足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福州市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
本文以明代公案小说集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细读公案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社会学、法律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尤其是将社会性别理论、角色理论与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明代公案小说集女性群体的生存状况、性别角色、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客观评价。通过对公案小说专集中的女性身份、女性题材类别、女性婚姻生活书写、女性贞节观书写以及犯奸暴力文本中的案例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考察和解读,可以
每一种创作观念都有自己的逻辑,刘慈欣也不例外。但与众不同,刘慈欣的创作观念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刘慈欣强调科幻的灵魂是科学,“科学之美”和“技术之美”,构成了科幻小说的美学基础。甚至认为科幻只描述自己的想象,创造一个科幻形象,而不是“主流文学”所关注的人;另一方面,刘慈欣又摆脱不了现实“重力”的牵引,极为认同“科幻文学是唯一现实的文学”这样的主张,认为从科幻的想象世界中看现实,能使我们对现实有更真切
明代南直隶修建科举牌坊风俗、修建文峰塔风俗和文昌帝君信仰风俗都是深受科举考试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发展和盛行均离不开官方的大力推动和社会民众的鼎力支持。修建科举牌坊风俗形成于宋;明朝,自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敕建状元坊,开始逐渐盛行;明代南直隶科举牌坊主要分为举人牌坊和进士牌坊两大类;其建坊经费,既有地方政府按制发放的牌坊银,也有个人或家族的出资。修建文峰塔风俗起源于唐,历经宋、元的不断发展,盛行于明代;
菲利普·罗斯是当今美国文坛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获得了除诺贝尔文学奖以外几乎所有的文学奖项,也是继索尔·贝娄和尤多拉·韦尔蒂之后,第三位在世时作品被收入“美国文库”的作家。他的作品主题丰富,大多表现了族裔、种族、性别、性、人类的身体、以色列政治和后移民时代的犹太裔美国人的生活。《人性的污秽》是罗斯最富盛名的“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自2000年出版以来一直是罗斯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刻画的三位女性人物来
企业史作为一门客观性的独立学科,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商学院。1927年,N.S.B格拉斯任职哈佛大学商学院首任Isidor Straus企业史教席教授,标志着美国企业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格拉斯上任后致力于企业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开创了一套别具一格的企业史研究范式,即“企业管理学范式”。他在哈佛商学院组建企业史研究团队、开设企业史课程、编纂企业史理论著作《企业与资本主义》、担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