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在高一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以《物理必修第一册》运动学为例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发布以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成为当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高中物理相比于初中物理,知识更抽象复杂,并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部分学生物理成绩偏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部分学生在高一阶段刚接触物理学科时对物理概念、规律和数学表达的理解产生困难,而物理习题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物理的困难,学生往往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后只能理解知识的表面含义,影响知识的运用。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等方法。首先,依据国内外对思维可视化的研究,对思维可视化理论依据进行系统性阐述,并且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并界定了相关的概念及内容。其次,以《物理必修第一册》运动学模块为载体,将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于学生学习中,主要运用思维导图与鱼骨图两种工具。思维导图主要用于学生汇总物理学知识点和总结相关习题的解题方法,利用思维导图发散的特点,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鱼骨图主要用于对解题错误原因的分析以及对解题过程的描述,最后,分析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和鱼骨图,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分析以及访谈分析等评价方式,对思维可视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和解题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思维导图使物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鱼骨图凭借其所特有的形象直观、逻辑严谨、全面详尽和因果关系清晰的特点应用于解题中,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题能力。总之:思维可视化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考古学家在考古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文化因素分析法。目前,汉初中小型墓葬文化面貌不清,缺少推动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因。该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长安地区汉初墓葬形制,结合秦末汉初的历史发展,提出汉文化具有浓厚的秦、楚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以铝合金车架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断面优化的车架轻量化设计,并对结构优化前后的车架疲劳耐久性能进行验证。基于近似模型理论,建立基于关键梁断面参数的各性能响应面模型,在满足车架弯扭刚度及一阶弯扭模态性能前提下,使车架质量最小化。然后基于车架标准正弦载荷谱与疲劳分析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进而验证车架疲劳耐久性能。首先基于车架三维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对车架分别进行静态特性分析(弯曲及扭转工况)与动态特
官厅水库特大桥是京张高速铁路上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是国内首例适用于350公里时速有砟轨道高速铁路的钢桁梁桥。位于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全桥长9.08千米,其中主桥长880米,采用8孔110米简支拱形钢桁梁跨越官厅水库,9个墩位共计
期刊
公共服务是民生领域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公共服务也出现精细化、多样化的需求。这要求政府改革创新现有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努力让公共服务水平符合群众的实际需要。中外国家的历史实践证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且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指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