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改进醇胺工艺捕集二氧化碳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xdo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电厂的烟道气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捕集CO2的方法是醇胺法。但此方法有一定的缺陷:乙醇胺易挥发,每吨C02需消耗吸收剂为0.2M.6kg;溶液的使用浓度不能超过20%,循环次数较多,泵的能量消耗大;醇胺溶液中水的存在会与CO2反应生成碳酸,腐蚀不锈钢设备等。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热稳定性好、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吸收剂。本文选择乙醇胺/离子液体混合体系吸收C02,将传统的醇胺工艺与离子液体技术相结合,利用离子液体的不挥发性充当溶剂,同时兼顾乙醇胺良好的吸收性,探索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超分子化学概念提出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该领域的发展非常的迅速。随着瓜环化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更加促进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特别是新型和改性瓜环不断的被报道,加速了瓜环超分子自组装的研究。近十年来,瓜环化学在分子自组装、分子器件、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和焦点。2005年,Issacs等第一次报道了反式六元瓜环(iQ[6]),但国内外基于iQ[6]的研究仍很少,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全球近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为食,然而,人类活动不当导致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盐胁迫已经成为影响水稻生长发育、限制水稻产量最主要的非
花青素是普遍分布在高等植物中的一种水溶性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属于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在生理上发挥着重要的角色。拟南芥属于长日照植物
传统化学方法制备的活性银粉,其电化学活性和堆密度能满足电极性能的要求,但是它不具有流动性,只能采用人工铺粉模具压制的方法制作电极。 本文采用全新的活性银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