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间“私了”现象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了”是当事者双方适用民间方式解决纠纷的概括性称谓。或许由于私了一词本身不属于正式的法律用语,学界对于私了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对于相对正式的私力救济(本文的观点认为私了是私力救济的非正式称谓;而也有学者认为私了和私力救济是一种种属关系,私了是私力救济的一种类型,下文将详细阐述。)和它们主要依据的民间规范,在学界被广泛研究,同时对它们适用的正当性发出了各种质疑,甚至打上了贬义、消极的符号,被认为破坏了现代法治的形成。同时以大陆法系为代表的的大多数国家都对私力救济持禁止为原则的态度。这也在侧面否认了私了适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诚然,在现代法治国家,国家的法律被公民遵守并依法行事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国家需要依靠制定并颁布的法律来对国家和社会进行治理。作为公民,在纠纷解决方式中选择私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法律进行规避,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但是,对于学者们对私了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进行的质疑,本文持否定态度。从法理论视角看,法的制定不可忽视客观规律,应该以实现公意和正义作为法的功能和目的。那么,具体来说,如果一个纠纷解决机制既未违反社会的公共秩序,同时得到了纠纷双方当事人满意的认可,完全符合了法律的功能和目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接受这种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呢?在现代社会,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平衡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公力救济的主导作用外,私了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同样不可替代。但鉴于私了在性质上确实存在对国家法律的规避属性,对于其正当性是需要进一步证明的。而对于它正当性的界限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对私了私了本身也要进行法律规制。基于大量的私了确实存在着不合法现象,而且私了所依据的民间规范的良莠不齐,再加上私了对于纠纷结果的执行能力因为缺乏国家暴力机关的执行保障而相对较弱,必然导致私了出现执行难,甚至产生新矛盾。这些问题都急需把部分私了纳入法律框架进行规制,以此弥补缺陷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文段开始首先厘清了私了及其相关概念,然后分析私了的特点和类型,进一步揭开私了的面纱;并从几千年来私了能广泛存在的文化传统因素、当事人因素、立法因素和司法因素分析了其广泛存在的原因。随后进入本文的重点章节,对私了的正当性进行论证;第四章在论证了私了正当性的基础上,厘清了私了正当性应该有的限度,并给出了私了的法律规制意见,旨在更好的发挥私了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是诞生于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诉讼制度,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中都鲜有提及。2019年10月11日,两院三部发布《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检察院可以针对案件具体情况探索证据开示制度,用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保障认罪认罚的真实性及自愿性。由此,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在认罪认罚从宽视野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笔者将对传统证据开示制度进行剖析,对比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EGFR 19号外显子罕见缺失插入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耐药机制。方法:从2015年
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中的战略性产业,其产业绩效的分析对主导产业的确定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框架,以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
2015年12月23日,国网赣州供电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酸性红壤环境下的电网埋地金属材料腐蚀试验及防护技术应用研究"科研项目,顺利通过了国网江西省电力公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然而,能源的利用率却比较低,能源短缺和随之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桎梏。在世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