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和国内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丝毫没有放弃对民主的追求,反而更加注重民主政治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张将抗日救亡与民主建设结合在一起,最后不但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而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民主建设经验。围绕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树”这一主题,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政治环境。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这种民族危机压力之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抗日救亡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之下,最终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新格局,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也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有限承认。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第二部分阐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论建树。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理论主要是由无产阶级参加领导或领导,实现“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它虽然反帝反封建,但不反对一般的资本主义。为了扩大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三三制”,形成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其性质是抗日民主政权。抗战末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由多数党与少数党共组的民主联合政府的构想,联合政府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任务是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第三部分叙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实践活动。抗战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把根据地政权由苏维埃制向参议会制转变,创造了普遍平等的多种形式的民主选举形式。中国共产党积极利用参政会制度推动了两次民主宪政运动,并且在抗战后期成功地将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与民主联合政府运动进行汇合。在党内民主实践方面,六届六中全会时党内民主问题受到重视,延安整风又开创了党内民主生活的新形式,中共七大是党内民主的良好实践。第四部分总结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建树的基本经验。主要是:执着追求民主,竭诚推动民主;加强党的建设,发扬党内民主;在民主实践中教育人民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