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家庭是单位个体,家庭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安宁,与其他个体相比较,家庭在享有财产、分配责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加剧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和社会矛盾。近年来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威胁着家庭的稳固,在日常的司法实践中,夫妻财产关系中的夫妻共同债务问题作为重要组成内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对于清楚界定夫妻共同债务问题有助于保护在婚姻中夫妻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我国婚姻法在这一方面一直坚持不断完善和改进,但世事无绝对,现实婚姻法案中仍然存在着漏洞。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群人,通过法律漏洞对债务实行规避,这不仅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加剧了家庭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本文针对这方面问题,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事件,引发思考来深入剖析当前我国的夫妻共同债务的司法认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我国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给予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促进婚姻和谐和保护合法权益。论文分为引言部分和主要的三个章节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夫妻共同债务相关概念,并对我国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立法(包括司法解释)现状及沿革进行描述与梳理。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夫妻共同债务的司法认定,其内容包括了:1、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司法现状及沿革进行描述与梳理,列举多个不同类型的具体案例以体现出现存的司法困境,并着重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2、在现有法律、司法解释之下,探讨在司法实践过程如何最大限度的平衡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对夫妻共同债务实体认定时的法律适用、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及对不同案件处理结果的区别对待。第三部分是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我国夫妻共同债务制度,从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均提出较为具体的建议方案,通过比较法来分析国内外对夫妻共同债务问题的相关立法,并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的、可借鉴的立法,从而得出我国的夫妻财产相关立法应当加以改善,特别是立法的体系、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