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细菌的耐药性已经是世界关注的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病原菌的耐药率一直居高不下,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近年,整合子-耐药基因盒系统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其在革兰阴性菌中对细菌耐药性的介导作用已经得到逐步的确认。本论文主要分析临床分离菌携带的整合子与耐药基因盒及其在介导细菌耐药中的作用。
本文研究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部分临床菌株样本的整合子及其基因盒的分布特性。应用多重PCR检测与细菌耐药关系密切的1、2、3类整合酶基因,进一步对阳性样本可变区的基因盒序列鉴定分析。结果在随机抽取的108株临床菌株中,整合酶阳性检出率为98.1%(106/108),其中1类整合酶阳性菌100株(92.5%),还有5株(4.6%)同时检出1、2类整合酶,没有检测到3类整合酶;基因盒鉴定结果显示,插入基因盒以dfrA(甲氧苄氨嘧啶耐药相关)和aadA(氨基糖甙类耐药相关)基因家族为主,也在少数菌株中发现了aaeA4、cmlA1、catB3以及satl基因盒。其中又以dfrA12、orfF和aadA2组合最为常见,耐药基因盒PCR扩增片段为19,13 bp(56.4%);此外,还发现了同时存在两种整合子结构的菌株。以上结论显示了整合子普遍存在于临床菌株中,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在不同菌属间传播,提示各医药单位必须加强耐药监测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细菌的发生和发展。
本论文研究了临床分离菌携带整合子及其介导的细菌耐药性,提示我们应该全面对细菌中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水平转移进行监测。同时,本论文的数据为耐药基因的传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控制致病菌的耐药性表达提供了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