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趋势。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养老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物质以及文化的需求在逐步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养老机构硬件设施较为完善,养老环境更加专业,服务项目相对丰富,有利于弥补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的不足之处,已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机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机构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入住老年人满意度。因此,本研究从养老机构和入住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对养老机构的运行现状和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障碍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目的本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养老机构运行与入住满意度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机构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进而促进养老机构的良好发展,为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包括问卷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即根据济南市行政区划,共有10个区(县),依据每个区县现有的养老机构数量,每个区县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每家养老机构抽取1-2位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根据入住老年人的自理程度进行分层后,按比例抽取入住老年人,共抽取10个县区52家养老机构和422位入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以及91位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数据整理与分析主要通过Excel 2019和SPSS19.0软件完成,访谈资料采用Nvivol 1.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1)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高学历、年轻人、专业人员较少。营业年限短、位于城区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区县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年龄较小,学历较高。人员不足,工作量大、负担重的问题突出,影响机构的良好运行。(2)硬件设施设备配置参差不齐,部分机构有待完善。目前配置的硬件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入住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部分养老机构硬件设施达标率较低,如功能空间配置数达标率为34.62%,其中心理咨询室配置率为26.92%,;医疗设备配置率较低,康复设备是紧缺资源。营业年限短的养老机构硬件设施配置率较高。(3)养老服务能满足入住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但部分机构未完全达到养老机构质量标准。在服务项目提供数量方面,服务项目数量达标率为36.64%。在服务项目种类方面,安宁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提供率均低于50%。与民办养老机构相比,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提供数达标率较高。(4)养老机构处于微营利或亏损状态。平均入住率为65.63%,每千位老人养老床位数为28.9张,低于山东以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平均收费为3675.99元/月。风险大、竞争压力大、与家属之间的矛盾是阻碍正常运营的重要原因。(5)52家养老机构共收住4244位老年人,入住老人中女性较多,占比为54.24%;平均年龄为78.25±4.36;以高龄老人为主,47.64%的老年人在80岁以上;入住老人以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为主,占比为51.56%,52家机构均接收不能自理的老年人。(6)入住满意度总体较高,对养老服务项目的满意度较低,其中,心理精神支持服务的满意度最低,为3.10±0.85。所在区县经济发展水平高、位于非城区的养老机构满意人数比例较高。养老机构功能空间配置数越多、医疗设备数越多、平均收费越高,入住满意度则越高。结论与建议养老机构运行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源不足,部分机构硬件设施与服务项目未完全达到质量标准,机构处于亏损状态等问题。入住老年人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对部分养老服务项目满意度较低。养老机构的功能空间配置数、医疗设备配置数、平均收费是影响入住满意度的因素。总体上,养老机构运行状况处于稳定状态,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需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养老机构稳健运行。建议:(1)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2)完善硬件设施设备,对机构予以扶持,提高硬件设施配置率,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3)完善养老服务项目,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养老机构按规运行;(4)提高床位利用率,改善机构运营状况;(5)参考入住满意度情况,有针对性的完善养老服务,提高入住老年人的养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