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和熏陶下成长的一代人,我们在为自己所拥有的大量的间接知识而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自己在问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在课题面前畏手畏尾而感到羞愧。我们拥有如此多的知识却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拥有如此多的观点却没有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传统教育所带给我们的负面的影响。传统的教育在目标上过分的重视受教育者的间接知识的获得;在内容上过分的强调书本知识;在方法上过分的强调灌输、讲授;在对学生的认识上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来源。我们的教育应该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转变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把他们看作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受者。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接受外界知识,模仿成人与同伴的过程。而应主要的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观点,发展自身能力的过程。没有对外界环境的广泛的接触,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受教育者体验的丰富以及其向知识能力的转化。 对于什么是体验,古今中外的很多文献都有所涉及,它们对体验的解释也有一定的区别。通过对体验从美学、哲学、心理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把体验定义为: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作为一种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的认识和情感;作为一种状态,是主体受内外刺激而具有的心境、情绪和情感。体验与经验是有区别的,通常认为经验常指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或形成的知识。经验可分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而体验则是直接经验中与情感、情绪相联系的那一部分。它具有亲历性、个人性、情感性、意义性、整体性等特点。并可进行以下的分类,根据实践和心理层面:分为原体验与再体验、根据主体维度:分为主动体验与被动体验、根据内容维度:分为创造体验与接受体验、根据时间维度:为期待体验、现时体验与追忆体验。我们之所以重视体验是因为它是与人的整体相联系的。人的体验的愈益丰富则意味着人在全面的发展。 作为以体验为核心的体验教育则是一种重视人的体验与全面发展的教育。体验教育把体验作为教育的一种方法与途径,让受教育者通过自己设计的有目的活动来丰富自身的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感悟人生、反思自身、获取知识、促进发展。教育者(包括家长和受教育者自身)通过一定有目的活动来丰富受教育者的体验,并引导受教育者以自身的体验为核心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独特的看法。同时,教育者也要以自我的体验为核心建构自身对自然界、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特别是对教育的独特看法。从这里来看,体验教育与其说是一种途径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思想。体验教育是个体解放自身一种有效的途径,又是个体知识建构的基J出,更是个体品德形成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体验教育的提出有其哲学依据,那就是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有其理论依据,那就是人们对主体性的研究;有其现实依据,那就是人们对传统教育种种弊端的揭露与抨击。 体验教育既然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我们就有必要对这种思想进行建构。而教育者、受教育者与课程则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体验教育的建构就要从这三方面着手。作为教育者要在丰富自身的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与写作来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促进自身的发展。而在受教育者方面,教育者要通过丰富他们的感知、为他们营造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参加社会实践与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他们的成长。而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则成为师生用以丰富相互体验促进他们发展的工具。教师要在了解学生体验的基万出上,通过创设体验情景、使课堂充满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来促进自己的教学。总之,体验教育作为一种解放人、发展人的教育必将得到应有的重视并逐渐的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