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给公众提供信息的来源之一,公示语不管对于中国人,还是对于来华的外国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此提倡大家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英双语公示语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随处可见。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英语公示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错误,形成一种“语言垃圾”的现象,给来中国旅游、学习或者是工作的外国朋友造成困扰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形象。清除“语言垃圾”,净化语言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这也是作者决定以交通领域公示语作为毕业论文研究对象的初衷。随着写作的进行,作者发现公示语的翻译问题比她预期的要复杂得多。因为公示语尽管看起来形式简短,用词简单,但是它有其固有的特点和功能,这一点就决定了要想把汉语公示语的特点和功能原封不动的在英语译文中呈现出来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旨在寻求一种理论支持,希望能在理论的指导下使该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刻并且系统化。因此本文引入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决定任何翻译方法的最高准则就是该翻译的目的,即“目的决定方法”。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着其特有文化背景、世界观、预期以及交际需求的目的语读者。因此,公示语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目的语读者的交际需求。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首先提出了公示语翻译人员需要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即(1)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能够完整的实现公示语本来具有的功能;(2)牢记公示语的语言特征;然后,本文提出了几种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供参考。如借译法(借鉴国外现成的标准英语公示语)、仿译法(模仿英语公示语的形式,加以改变)、重新建构法(全盘打乱原公示语的语序及句子结构,重新建构,主要针对汉英差异较大的公示语)、省略法(主要针对汉语公示语中习惯使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现象,以期符合英语公示语应有的简练、鲜明的特点)、不译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那些主要面向中国公民,对外国人意义不大的公示语)、遵循公示语中一些约定俗成的国际通用的格式;最后,本文分析了目前交通领域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错误,分别是语言错误、文化错误、语用错误、文本特定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随后作者就未来的公示语翻译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加强译员培训、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强化监督力度。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对公示语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