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配位键和/或者非共价键作用形成的配位聚合物能够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磁性、光学性能、吸附以及催化性能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当人们对配体本身的几何构型、金属离子的特性和配位构型、阴离子、溶剂、形成氢键能力以及反应中配体和金属离子的配比等因素有了较好了解后,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预测配合物的最终结构,赋予它们希望的性质和功能。在实验中,合成了2-(4-羧基吡啶基)乙醚(L)和1,6-二-(4-羧基吡啶基)己烷(L′)两个新配体,研究它们对不同金属盐的配位能力及构筑配位聚合物的能力。得到了[MnL2(H2O)4]·2Cl2·4H2O (1) , [MnL2 (H2O)4]·2NO3·2H2O (2), [Mn1.5L3 (H2O)6]·3ClO4·2H2O (3), [Cd1.5L3 (H2O)6]·3ClO4·H2O (4), {[Ni1.5L3 (H2O)6] ·ClO4·H2O (5), [CoL2(H2O)4] ·2ClO4·H2O (6) , [Ag2L2] ·2CF3SO3 (7), [Ag7L6H2O] ·7ClO4 (8), [Cu2L2(H2O)4Cl2] ·2H2O (9)和[Co2L′(H2O)5] ·2ClO4十个配位聚合物的单晶,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构分析表明:(1) 在配合物(8)中,L 配体中的一个羧基是以syn-syn 桥连方式和Ag(I) 配位的,其余以L 作为配体的配合物中羧基都是单齿配位模式;(2) 在配体L 中由于含有醚键使得它在配位过程中采取了trans-和cis-两种不同的构象。这种构象的变化使配合物具有多变的网络结构:在配合物(3~6)中配体以cis-构象配位,得到氢键连接的十九元环结构;在配合物(1)和(2)中则是trans-构象,形成了多转子配合物(polyrotaxane );(3) 配合物(1~3)不同的结构特征表明在形成配位聚合物过程中反离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1),(2) 和(3) 中,金属离子同为Mn(II),但阴离子不同(1: Cl?, 2: NO3? ,3: ClO4? ),L 的构象发生了变化(1,2:trans-构象;3:cis-构象)从而得到不同的格子;(4) 配位聚合物(3~6)在相同条件下通过调整配体和金属离子的比例并没有得到不同结构的配合物,表明它们的形成是受热力学稳定性控制的;(5) 期望当连接两个吡啶基团的碳链增加后,配体L′的柔性可以得到改善,但是配合物(10)的结构分析表明它主要以直链形式和金属离子配位。总之,含有醚键的配体L 的柔性比由-CH2-连接的配体L′大,前者构象的多变性使得可以构筑不同的配合物网络结构,同时也为探讨金属离子的特性和配位构型、阴离子、溶剂等对网络结构的影响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