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调味品的风味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剖析鸡精调味品的风味特征,以期为企业提供鸡精调味品的品质控制方法,本研究以雀巢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鸡精调味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香气特征和味觉属性,并研究了原辅料(糖)对鸡精调味品风味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结合香气活力值(OAV)、气相色谱嗅闻分析(GC-O)中的时间-强度法(OSME)共同确定鸡精调味品的香气特征;应用人工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技术研究鸡精调味品的味觉感官属性及风味轮廓;利用人工感官评价、SPME/GC-MS和电子舌研究原辅料(糖)对鸡精调味品风味特征的影响,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人工感官评价、电子感官和风味物质含量之间的相互相关性。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采用SPME/GC-MS法分析鸡精调味品香气特征,共检测出76种风味成分,其中32种风味物质经PLS分析显示与人工感官属性相关性较好。SPME/GC-MS结合OAV值、GC-O中的OSME法确定鸡精调味品的特征风味物质有6种:烯丙硫醇、甲基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1-石竹烯、2,4-癸二烯醛。GC-MS、GC-O、OAV法结合PLS法可以有效综合评价鸡精调味品的香气特征。鸡精调味品滋味特征分析中,对不同糖含量的鸡精调味品中糖、氯化钠、谷氨酸钠、I+G和金属离子进行检测,各呈味物质在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对鸡精调味品的味觉有重要贡献。人工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鸡精调味品203、503、803的风味轮廓相似,样品203和样品503的滋味更为接近。电子舌对甜、鲜、咸三种味觉的基准物质具有良好响应。电子舌能够有效区分三种鸡精调味品,结果与人工感官评价相符。为了分析糖对鸡精调味品味觉特征的影响,对不同糖含量的鸡精调味品进行人工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样品AW、AB、AL的人工感官评价具有显著性差异,样品AW和样品AB的滋味更为接近,与电子舌结果相符。红糖能增强鸡精调味品的鲜味、味精味和饱满感;白糖能增强胡椒味和甜味;液体红糖能增强鸡肉味、大蒜味、咸味、涩味和滞留感。人工感官评价、电子舌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有效综合评价鸡精调味品的滋味特征,为企业的品质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据。
其他文献
自从转基因生物技术诞生,对其争论就一直存在着,而目前转基因食品也已经进入到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以及监管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各国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标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之后能够把握整体历史脉络,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历史发展进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历
<正>水体黑臭是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不仅破坏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广元市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始终把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水污染防
采用X射线衍射(XRD) 、N2 吸附-脱附和 NH3 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经过不同水热处理时间处理后的甲醇制丙烯(MTP)ZSM-5 分子筛催化剂的晶相、孔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考
目的建立青风藤水提物缓释片中青藤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55∶45);流速:1.0mL/min,紫外
<正>医学检验承担着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判断以及健康评估等大量的信息任务。这些信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检测结果正确是
以网纹甜瓜"顶峰3号"为试材,通过比较不同的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及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建立一套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为网纹甜瓜试管苗生产和快速繁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
伴随着能源枯竭、环境恶化,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贯穿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技艺再次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植物染”作为古老而又传统的染色技艺更是在十九世
参加田径运动的人运动后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反应,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人们只注重运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后注意身体放松,并通过各种身体按摩、热浴等不同方式达到
通过研制专用的环形槽刀具,解决了管板孔周边环形槽加工的难题,顺利完成了10&#215;10^4t/a苯乙烯装置国产化设备制造管板环形槽的加工任务。环形槽刀具的设计主要着眼于刀体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