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METH具有极强的成瘾性,可对人体产生损害并难以戒除,MLT具有多种功能,且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因此本课题通过观察MLT穴位注射足三里的方法对METH成瘾小鼠条件位置偏爱消退的影响,来探究该疗法是否通过调控VTA、PFC、NAC脑区DA及D1R的表达来达到加快CPP消退效果,为针灸戒毒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MLT穴位注射足三里干预METH依赖小鼠的有效性研究1.实验方法:(1)适应期:使用CPP箱选取100只无明显CPP偏好的小鼠,记录15 min内小鼠在各箱体的停留时间,并以小鼠的非天然偏好侧箱体停留时间作为CPP值进行统计,将10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MLT穴注组、盐水穴注组、MLT皮注组,每组20只。(2)造模期:将除对照组外的各组小鼠于第1、3、5、7天腹腔注射METH(1 mg/kg)后限制在非偏好侧箱30 min;于第2、4、6、8天腹腔注射1 mg/kg的生理盐水后限制在偏好侧箱30 min;于第9天检测并统计CPP值。(3)治疗期:(1)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做处理。(2)盐水穴注组:分别于小鼠双侧足三里给予10 ul生理盐水注射。(3)MLT皮注组:于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 mg/kg的MLT 20 ul。(4)MLT穴注组:分别于小鼠双侧足三里给予10 ul的MLT(1 mg/kg)穴位注射。于第13天及第17天检测并统计CPP值,每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取脑组织冻存。2.观察指标:以每组小鼠各阶段CPP值变化情况来评估小鼠对METH的偏爱消退程度。第二部分基于分子水平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LDS)的研究1.实验组织:实验一第13、17天取材的脑组织。2.观察指标:HE染色及尼氏染色对第13、17天各组小鼠VTA、PFC、NAC脑区神经元进行计数及形态学观察;ELISA检测第13、17天各组小鼠VTA、PFC、NAC脑区的DA含量;WB检测第13、17天各组小鼠PFC、NAC脑区D1R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第一部分MLT穴位注射足三里干预METH依赖小鼠的有效性研究1.CPP检测结果(1)造模期:除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小鼠造模期的CPP值均明显高于适应期(P<0.01),造模成功。(2)治疗期:第13、17天CPP检测结果趋势大致相同,结果显示:各组小鼠CPP值均有消退,且MLT穴注组偏好消退更加明显,CPP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第17天各组的小鼠CPP值均小于450 s,偏好明显改变。各组偏好消退速度:MLT穴注组>MLT皮注组>盐水穴注组>模型组。第二部分基于分子水平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LDS)的研究1.HE染色结果形态学分析:第13、17天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VTA、PFC、NAC脑区神经元细胞间隙增宽,细胞质与细胞核染色不清,细胞核固缩,部分细胞出现空泡样改变,且模型组、盐水穴注组和MLT皮注组各脑区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损伤,但MLT穴注组各脑区神经元分布较密集,神经细胞结构形态比模型组、盐水穴注组和MLT皮注更清晰,形态学效果更优,说明MLT足三里穴位注射可改善VTA、PFC、NAC脑区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减轻各脑区神经元损伤程度。2.尼氏染色结果神经元计数分析:第13、17天各组小鼠VTA、PFC、NAC脑区神经元计数结果相似,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1);MLT穴注组和MLT皮注组小鼠神经元数目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0.01),且MLT穴注组神经元数目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MLT足三里穴位注射可减少各脑区神经元丢失现象。3.ELISA检测结果:第13、17天各组小鼠VTA、PFC、NAC脑区DA表达趋势相似,第13天:模型组、盐水穴注组、MLT皮注组小鼠各脑区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明显减少(P<0.01,P<0.01,P<0.01);而MLT穴注组小鼠各脑区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第17天:除模型组与盐水穴注组外各组小鼠VTA脑区DA表达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P>0.05),各组小鼠PFC脑区D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差异(P>0.05),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NAC脑区DA表达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MLT足三里穴位注射对VTA、PFC、NAC脑区DA表达上调作用较其他组更优。4.WB检测结果:第13天:模型组、盐水穴注组、MLT皮注组及MLT穴注组小鼠PFC、NAC脑区D1R表达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增多明显(P<0.01,P<0.01,P<0.01,P<0.01);而盐水穴注组、MLT皮注组、MLT穴注组小鼠各脑区D1R表达含量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1,P<0.01);MLT皮注组D1R表达含量明显低于盐水穴注组(PFC:P<0.05,NAC:P<0.01),但仍高于MLT穴注组(P<0.01)。第17天检测趋势与第13天相近,此时MLT穴注组D1R表达含量已恢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MLT足三里穴位注射对PFC、NAC脑区D1R的相对表达量下调效果优于盐水穴注组及MLT皮注组。结论:1.MLT足三里穴位注射加快由METH诱导的小鼠条件位置偏爱的消退,减轻小鼠对METH产生的药物依赖,且MLT穴位注射的效果要优于MLT皮下注射。2.MLT足三里穴位注射可减轻METH引起的神经损伤。3.MLT足三里穴位注射可能是通过影响边缘系统DA及D1R表达从而减轻小鼠对METH产生的药物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