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摛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搞(474-551),字士秀,一字士绩,东海郯人(今山东郯城)。其生卒年争议较大,笔者赞同《梁书》、《南史》中记载,生于南朝宋废帝元徽二年(474),卒于梁简文帝大宝二年(551)。徐搞是宫体诗的缘起者,“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①,与庾肩吾共创“徐庾体”。徐搞是萧纲的老师,自天监八年(509)始为周舍推荐作为萧纲的侍读,至侯景之乱萧纲被幽禁而徐搞不获朝谒,因感气疾而卒,时间长达四十二年。其间除徐摛以母忧去职和出为新安太守外,徐搞一直追随萧纲左右,不仅为其参赞戎政,还诗歌唱和,两人关系契若金兰。徐搞生于书香门第的东海徐氏家族,在南朝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东海徐氏家族成为南朝士族家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家族政绩显赫、诗书久传,孕育了徐搞、徐陵等鸿儒大家。作为一代文豪,徐搞的作品传世不多,仅有《咏橘》、《坏桥》、《咏笔》、《赋得帘尘》和《胡无人行》五首诗以及《妇见舅姑议》、《冬蕉卷心赋》和《痈赋》三篇赋文。《梁书》和《南史》本传中皆没有提及他的文集流传情况,甚至《隋书·经籍志》也未载有徐搞的文集,此成为世人不解之谜。但从其现存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略窥徐摛独特的文学风貌,内容艳情丽靡,形式上在沈约永明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进步,将音声美更进一步发展。对后世之香奁体、花间词、西昆体等影响深远。本论文希冀在考察前人的研究成果,广泛查阅各种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徐摛的生平行谊、诗歌、赋文及其文学地位和影响进行全面梳理。第一章对徐搞的生平行谊进行全面考察。首先将其置于东海徐氏家族的背景下,探究其家族渊源,以及参政佐朝、诗文传家、忠孝兼顾的徐氏家风对其不凡一生的影响;其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徐摛的生卒年进行论证;再次,对徐摛参赞戎政的仕宦经历进行系年;最后,考察徐搞之交游情况。第二章主要分析徐搞的七首(现存五首,散佚两首)诗歌,笔者将其分为三类:咏物诗、乐府诗和宫体诗。首先将此七首诗分别系年;然后探究徐搞为宫体诗之“始作俑者”,为何未存宫体诗;最后全面分析徐搞的诗歌,主要通过与萧纲的同题诗,以及王融、虞炎等人类似诗歌之比较,探究徐搞诗歌独特的韵味。第三章主要分析徐搞现存的三篇赋文,包括创作年代和赋文分析。在赋文分析中结合徐搞的写作背景,洞悉作者之情感。第四章探究徐搞的文学地位和影响。阐释徐搞之“新变”文风推动宫体诗的产生,其对“四声”的掌握,加上其自身独特的个性以及其特殊的政治地位直接引发了宫体诗创作的高潮。徐摛作品之艳情内容和对声彩美的追求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二战后苏军拆迁东北工矿业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对诸如东北中苏经济合作谈判、战后赔偿问题国际磋商等与苏军拆迁直接相关的两
核心员工的薪酬激励是企业员工管理与激励的重要工作。本文从薪酬激励对核心员工管理激励的重要作用和当前局限入手,提出充分利用薪酬结构的机动性和灵动性,实现对核心员工有
李宁作为中国成功的运动品牌之一,品牌形象已经初步建立,"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再到"我运动我存在",到现在的"一切皆有可能"、"重新开始"这些广告语,以及李宁
绿色消费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性消费新潮流。这股绿色浪潮的产生是基于对现代工业社会“非生态”消费的深刻反思。现代工业社会“非生态”消费,是建立在“恶性增长”的基
基于约束的结构类零件特征模型重建是反求工程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当前主流的3D CAD软件如CATIA、Pro/Engineer等在实体建模时主要是基于草图设
曾灿,(1622~1688),江西省宁都县人,字止山、青藜,原名传灿,自号“六松老人”,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与魏禧、魏际瑞﹑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八名文人因曾在魏禧父亲所居易堂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的到来,社会分层越来越严重,底层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群体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底层的研究从社会学走向文学,从边缘走向中心,不断深化
提出了一种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在这种设计方法中通过卡塞格伦天线实现对激光束的准直,通过偏振分光镜和λ/2波片的巧妙使用来减少杂散光和反射光对信号
郭启宏是当代戏曲文坛上一位非常具有精英意识的戏曲作家。新时期以来已发表戏曲作品近40部,其中历史文人剧影响深远,受到广泛好评。本文以郭启宏新时期以来的戏曲作品为研究对
免疫佐剂是指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添加到疫苗中可延缓抗原的降解,提高免疫强度,减少抗原使用量;或增强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刺激淋巴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