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义务教育均衡化,深入规划教育资源,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在以往的教育资源规划评价中,大多利用现有的资源指标进行评价,很少考虑教育资源的地理空间分布,在一些地方学校资源紧缺,而一些地方教育资源过剩,未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但出现了地理上的空间分异现象,而且在设施利用方面也存在空间分异现象。为了促进一个城市或区域教育公平,使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必须了解该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针对资源的分布进行有效的资源调配与优化,了解教育资源总体情况,为下一步的均衡化奠定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布局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中学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演变历程,并利用学区和可达性等评价方法定量的分析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然后以碑林区的的中学教育设施作为研究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西安市中学教育设施空间分异的一些特征和规律。文章在学校教育服务区的划分、设施供给公平性评价、基础教育资源的可达性评价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将通过调研得出的教育服务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同学校教育资源和规模进行对比,找出中学设施布局不合理及其设施资源分配不合理之处;通过对基础教育设施供给的公平性评价,找出研究区内教育资源相对冗余丰富和相对缺少薄弱的地点,同时基于地理空间分异的角度论述了设施利用上的空间分异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这为规划建设和教育管理部门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供了决策支持。本文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西安市中学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及其各个阶段的驱动因素,得出每个阶段出现分异的特征及原因。然后从第四章开始把学区这一个概念引入到研究当中来,分析了西安市中学教育设施空间分异与居住空间分异、人口密度等因素的相关性,得出了西安市城六区中学教育设施出现空间分异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以第五章的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了中学教育设施空间分异问题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