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和工作环境的调查,了解吉林省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和工作环境现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与工作环境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特征(如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和工作环境对核心能力的影响程度,探讨提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途径,对于深入了解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以及制定可行培训策略,推动专科护理事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吉林省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43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均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进行答卷。调查内容一般情况、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三部分组成。一般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特征(性别、年龄、职称等)和工作特征(机构类别、工作年限、用工形式等);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由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七个维度组成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包括护士参与医院规章制度制定、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服务的基础、护理管理者的应具备的能力以及作为护理管理者的领导方式、护理人力和物力以及医护合作这五个维度。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类变量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数值变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来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组均数之间的两两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结果:1.核心能力七个维度得分从低至高依次为评判性思维能力与科研、临床护理、专业发展、人际关系、教育与咨询、领导能力和伦理与法律实践。2.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兼职方式和健康状况影响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P<0.05)。不同年龄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存在差异(P<0.05),其中“31-35岁”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24.89±41.07,“36-40岁”群体核心能力的总分为145.96±47.57,“≥41岁”群体核心能力的总分为144.42±39.51,“31-35岁”群体的核心能力总分低于“36-40岁”和“≥41岁”;离婚或其他核心能力总分分别高于已婚组和未婚组;工作年限为10年以上的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为96分显著高于和5年及以下专科护士的总分42分;身兼多职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46.17±48.65分显著高于身兼一职的专科护士,其总分为130.25±41.1分;健康状况很好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42.66±45.79分显著高于健康状况良好的,其得分为126.33±40.273.工作环境五个维度均分从低至高依次为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护士参与医院事务、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医护合作和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4.学历和健康状况是专科护士工作环境的影响因素。5.专科护士工作环境总分及各维度与和核心能力呈显著正相关。6.工作环境、工作年限、离婚或其他、兼职方式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吉林省某培训基地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居于中等水平,其中得分最低的维度是评判性思维与科研,得分最高的是伦理与法律实践。2.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工作年限、兼职方式和健康状况的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3.吉林省某培训基地专科护士对工作环境的评价较好,得分最低的维度是充足的人力和物力,得分最高的维度是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4.不同学历和健康状况的专科护士工作环境有显著差异。5.护理工作环境与核心能力关系密切,即工作环境越好,核心能力越高。6.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工作环境、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和兼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