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想要在21世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提高竞争力,离不开自主创新。当今,中国已经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由于技术创新产品在市场中的公共性,加之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这把“有形手”进行调节,加大公共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公共科技投入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代表作用。本文在构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2-2012年间30个省、市、自治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从静态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数据两个方面,实证分析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总体角度来看,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滞后两期的公共科技投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并且影响效益大于滞后一期的效益。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分别实证研究,公共科技投入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的技术创新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同时结果也显示企业自筹的科技活动经费也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东部地区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对专利申请量有正向的影响,对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比较显著的负影响。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和现状对政府和企业提出政策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公共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公共科技投入结构,并且塑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