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因其在气体的储存和分离、催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和广阔前景已引起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有关磺酸类聚合物在光学、液晶材料、染料、催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更是其中的重点和热点。但是,目前使用的磺酸配体绝大多数尺寸较小,降低了构建大孔道的可能性。在这种背景下,本硕士毕业论文做了以下工作:1.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磺酸类配体的性质、配位方式进行阐述,并对其它相关的比较突出的工作进行分析研究;2.磺酸基团的配位能力比较弱,如果能够与某些强配位功能基团共同作用,会更有利于形成配位聚合物,并且还要考虑所设计配体的尺寸因素。本文利用苯并咪唑-5,6-二羧酸分别与间氨基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进行缩合反应,设计合成出两种同时具有咪唑和磺酸基团的大尺寸刚性配体:6-(3-sulfonatopheny)imidazo[4,5-f]isoindole-5,7-dione(L1)和6-(4-sulfonatopheny)imidazo[4,5-f]isoindole-5,7-dione (L2)、并对二者进行了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粉末衍射分析;3.用所合成的两种配体与多种过渡金属离子在中低温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出12种具有不同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其中基于L1的化合物有6个:[Ni(H-1L1)2(DMSO)4](?)2DMSO1(0D)、[Ni(H-1L1)2(DMF)2](?)2H2O2(1D),[Cd(H-1L1)2(DMF)2]3(2D)、[Cd(H-2L1)(DMA)1.6(H2O)(CH3CH2OH)0.4](?)DMA4(2D)、[Cu(H-2L1)(DMA)2](?)H2O5(2D)、[Cu(H-2L1)(DMA)2]6(2D);基于L2的化合物有6个:[Cd(H2L2)(DMF)2]7(3D)、[Cd(H-2L2)(DMA)2(H2O)](?)0.5DMA8(2D).[Cu(H-2L2)(DMF)2](?)H2O9(1D).[Cu(H-2L2)(DMA)2]10(2D)、[Cu(H-2L2)(H2O)2](?)0.7DMA(?)0.3H2O11(2D),[Mn(H-1L2)2(DMA)2]12(2D)(DMF:N, N-二甲基甲酰胺,DMA:N,N-二甲基乙酰胺,DMSO:二甲基亚砜)。逐一分析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热重和荧光等性质表征及分析;4.分析总结这些聚合物的结构和配体性质、配位方式、合成条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以后的相关合成提供有效信息。本文所用配体是自主设计合成的同时具有咪唑基和磺酸基的新型刚性大尺寸配体,其与金属离子组装可得到一系列聚合物,相关研究未见文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