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一直以来在我国占据着战略性基础地位,同时农村经济也是我国整个经济大环境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经济总体保持着稳步增长的状态,但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下,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城镇地区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现阶段,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中农村金融资源供求不平衡、总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地区的稳定。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开展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顺势而为,在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这三种权利“三权分置”的前提下,探索并放活土地经营权的金融价值,从而把土地这样原本作为生产的要素纳入进来,解决农户的融资问题,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也强调了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本文在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以及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本文特有的基于三方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从需求方、供给方、中介这三方面入手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基本现状以及面临的相关问题,并且创新地从三方角度进行原因探索。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考我国试点地区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试点模式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经验,为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组成部分是绪论、正文和相关的结论: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在此之后给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最后提出了论文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正文和结论从第二章开始:第二章是理论基础。本章节首先对文章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一个界定,主要界定了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及土地经营权抵押这几个概念。然后阐述了文章的理论基础,即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并且总结提炼出了基于三方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结合第一章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一个理论体系。第三章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历史沿革。这一章节主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理论逻辑三个角度进行相关历史进程的阐述。第四章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分析。这一部分采用三方理论框架进行分析,依次研究需求方、供给方以及中介方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背景下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其中需求方主要面临农户认知方面制约以及农户信用圈层结构制约的问题;供给方主要面临法律制度制约、信用风险和从业人员素质制约的问题;中介方主要面临信用信息市场发育程度制约、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约束的问题。第五章是制约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形成和扩大的影响因素分析。此章节基于原因分析的角度,采用三方理论框架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方、供给方以及中介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从需求方角度分析造成农户参与意愿低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政策的认知程度以及贷款审批时间对农户参与意愿影响显著;从供给方角度分析造成金融机构供给意愿低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户特征、农地作为抵押品方面的约束以及抵押配套设施与政策约束对金融机构供给意愿影响显著;从中介角度分析造成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的影响因素,得出信用环境特征、信息采集与共享的约束以及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约束对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影响显著。第六章是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典型案例分析。此章节选取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典型的几个试点地区,以主导主体为标准,对试点地区模式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群体信用主导型”模式——以宁夏同心县为例、“政府主导型”模式——以安徽怀远县为例以及“金融机构主导型”模式——以福建漳浦县为例。并以需求方、供给方和中介为主的三方理论为基础,按照全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这三种模式从基本情况、有利条件、实施方案、实施情况这四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最后从需求方、供给方及中介角度分类归纳出有益的经验,以期更好地解决问题。第七章是关于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对策建议。这一章主要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权规则以及政策这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首先从规则建议来说,主要是从土地经营权的性质与抵押财产的范围、抵押权设定、抵押权的实现方式以及抵押物的处置机制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构建一套系统的体系;其次从政策建议上来说,主要是从完善法律制度设计、实施精准化金融服务、培育市场机制、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相关制度建设,使之更好为农户融资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深入发展。本文的研究启示在于通过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理论基础的总结与思考,提出了基于三方行为分析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以需求方、供给方及中介方(第三方)的角度进行全文分析,逻辑清晰明了。同时,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提出相关建议时不仅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并且还提出了关于抵押贷款产权规则设计的具体建议,即从土地经营权的性质与抵押财产的范围、抵押权设定、抵押权的实现方式以及抵押物的处置机制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构建一套系统的体系,使得农地经营权抵押的相关规定更加明确、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