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制定与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将多元化与多样性贯穿到中学地理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已然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故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学观念的陈旧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简单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固定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俨然已经不能适应地理教学的时代发展,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模块化教学研究,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展开对中学地理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模块化教学实施的可行性研究。首先是对模块化教学与中学地理模块化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指出中学地理模块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发展、重能力、重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主体性、开放性、灵活多样性等特点。基于赞科夫、巴班斯基、STS等教学理论和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础下,结合高中生心理认知特征与地理教学发展需要的现实依据,对模块化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2、中学地理模块化教学的构建研究。首先依据相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模块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基本流程进行了研究与阐述;其次在对“课程标准”与“课改纲要”、“考试说明”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模块化教学特点,将鲁教版教材与其他三个版本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根据《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对模块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重组、删减、补充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块,形成基础模块与超市模块。3、中学地理模块化教学实施效果的分析研究。将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前后的成绩与表现的进行交叉对照比较分析,并从教学效果角度、学生角度、教师角度对本次的实验的实践效果进行多视角分析并得出结论:模块化教学优于传统教学。首先模块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业成绩;其次模块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模块化教学更有利于学习创新意识、合作能力、探究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学识浅薄、能力有限且实施时间短、实验样本数量少,仅对人文地理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模块整合,自然地理、区域地理内容未整合,在中学地理模块化教学当中还有很多不足或缺漏之处。但是,模块化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是具有可行性的,将为中学地理教学革新提供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