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下坂地导流泄洪底洞进口段抗震稳定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式水工隧洞进水口建筑物按布置及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竖井式进水口,塔式进口、岸塔式进水口、斜坡式进水口以及组合式进水口等。竖井式进水口由于整个闸门井结构被浇筑在开挖的岩体竖井内,结构的整体刚度大,在高地震烈度区域采用竖井式进水口可有效解决地震作用对进水口的安全威胁。但竖井式进水口对进口地质条件要求较高,竖井式进水口的抗震稳定性与进口岩体的抗震稳定性密切相关,按照《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的要求应对设置竖井式进水口的整个进口段进行抗震稳定行分析计算。   本文以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泄洪洞底洞进口段为对象,采用通用计算软件ANSYS建立导流泄洪洞底洞进口段的三维模型。按照明涵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加固方案和明涵基础“灌注桩+固结灌浆”加固方案,分别对导流泄洪洞底洞进口段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应力、应变状态、泄洪洞进口段岩体边坡的稳定性等进行了全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明涵基础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加固方案随着明涵基础灌注桩数量的减少沿泄洪洞轴线方向正应力变化不大外,其余大、小主应力、水平位移和沿泄洪洞轴线方向的位移均有所增大,灌注桩的轴向压力、沿Y轴和Z轴的弯矩也均比未减桩前有所增大。竖井段各截面大、小主应力比减桩前有所减少,但是竖向正应力、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有所增大,最大值亦在规定范围内;明涵基础调整为“灌注桩+固结灌浆”加固方案仅在泄洪洞前端部分大、小主应力最大值略有增加,分别为1.99MPa(拉)和6.01MPa(压),但均满足规范要求;两个方案进口岩体断层的强度储备安全系数K皆大于6,满足规范要求,泄洪洞进口段岩体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通过抗震稳定性分析计算为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泄洪洞底洞进口段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对类似工程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当波浪与建筑物以小于一临界角度入射时,波浪不会发生常规(斜向或正向)的反射,而是沿结构物形成STEM波,这种波浪在沿结构物传播过程中能量迅速集中,沿程波高及范围增大,并易在结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研生产人员对地质资料的网络化利用需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加快地质资料资源建设。为了提升资源建设效率,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提出基于标准化与信息
  在《天津市地基土层序划分技术规程》中地基土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典型工程地质钻孔进行地层的综合分析,补充完善地基土标准层序,建立基本符合天津市平原区地层的标准
抽水蓄能电站的进/出水口兼顾进流和出流两种工况,还要适应水位变化频繁、变幅较大的运行环境,水力条件比较复杂,在电站的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抽水蓄能电站进/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中西部,区内工业与生活用水的主要是开采孔隙承压水,由此导致了较严重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近年来,颍河水污染形势虽有所缓解,但仍不足以改变区域水资源供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合理分配及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水资源时空分布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撑,是维持水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对环境以及经济发展带来
  地质档案是记录地质信息资源的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传统的地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如今数字化和信息化对于地质档案的全新需求。笔者分析了推动地
  本文结合广东省地质资料管理和应用的实际情况,在已有地质资料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引入Ontology技术以解决空间数据库语义冲突问题,扩展和深化已有地质资料查
  长期以来,文字描述地质资料是记录地质信息的有效载体。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地质资料海量数据的发现与提取难度加大,地质资料信息化发展面临着二次开发与知识服务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