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对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往往主要关注于企业的研发活动,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那些不基于研发的创新活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往往没有充足的资源进行系统的研发投入。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中小企业几乎不进行正式的研发活动,但同样具有创新性,取得了较好的绩效。本文研究对象就是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的非研发创新活动。本研究认为,非研发创新是指企业除了研发创新之外的创新活动。其核心要点是,企业通过内部或者外部的现有知识储备来进行创新,实现产品(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或工艺的更新或改善、营销手段或者组织方法等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几乎没有投入研发费用或者仅投入非常低的研发费用,但却同样实现了较好的创新绩效。本研究关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中小企业主要有哪些非研发创新活动?二是中小企业的非研发创新活动对企业绩效有什么样的影响?三是中小企业非研发创新的内外影响因素有哪些?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和面向浙江省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小企业主要的非研发创新活动有4种典型模式,即模仿与定制、技术引进、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之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中小企业的这4种非研发创新模式均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然后本研究继续深入探索了中小企业非研发创新的内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内部因素中,财务资源、人力资本和创新氛围均对企业非研发创新活跃度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家风险偏好对非研发创新活跃度有负向影响。外部环境中,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非研发创新活跃度有正向影响。此外,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还负向调节了财务资源、人力资本和创新氛围与企业非研发创新活跃度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研究首次提出非研发创新活跃度的概念,并结合已有文献,提出了企业各种非研发创新模式的活跃度以及企业整体非研发创新活跃度的测量方式。本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的贡献有以下方面。在理论方面,本研究提炼了4种典型的非研发创新模式,验证了非研发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作用;首次系统探索了中小企业非研发创新的内外影响因素;首次提出非研发创新活跃度的概念,并结合已有文献,提出了非研发创新活跃度的测量方法。在实践方面,本研究发现,对中小企业来说,非研发创新是其起步阶段生存和发展的有效创新策略;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中小企业的非研发创新活动应该引起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在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