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单层球面网壳和立式单层筒壳稳定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b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定性能往往是单层网壳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以下简称“规程”)要求单层网壳结构设计时,必须进行稳定分析且满足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规程”中安全系数取值是基于规则单层球面网壳和平放筒壳结构稳定分析确定的,其是否适用于非规则单层网壳结构还有待于研究。本文以切割单层球面网壳和立式单层筒壳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大量的稳定参数影响分析,建议其稳定“安全系数”取值,主要内容如下:(1)切割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稳定性能研究。基于Rhinoceros软件平台,编写了切割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参数化建模程序;考虑几何初始缺陷、荷载不均匀分布、支座布置方式和支座侧向刚度等因素的影响,对96个切割单层球面网壳模型稳定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建议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计算切割单层球面网壳稳定容许承载力时,安全系数Ke取3.20。(2)立式单层筒壳结构稳定性能研究。基于Rhinoceros软件平台,编写了立式单层筒壳结构参数化建模程序;考虑几何初始缺陷、材料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对18个立式单层筒壳模型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立式单层筒壳结构对缺陷不敏感;建议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立式单层筒壳稳定容许承载力,筒壳高度为0~30m时安全系数Ke取5.50,高度为30~60m时Ke取9.50,高度为60~90m时Ke取13.50;立式单层螺旋筒壳结构稳定性能较差。(3)切割单层球面网壳和立式单层筒壳稳定性能提升措施建议。建议了两种类型网壳结构在适当位置设置加劲肋的稳定性能提升措施,算例分析表明,在适当位置添加加劲肋后切割单层球面网壳稳定极限承载力增大20%以上,立式单层筒壳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增大65%以上。对一立式单层螺旋筒壳工程实例,采用增设环向加劲肋的方式,显著提升该网壳结构的稳定性能,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其他文献
后絮凝是指在混凝-超滤工艺中由于混凝剂反应不完全而使其透过超滤膜在膜后发生絮凝反应的现象。后絮凝现象的产生会影响后续工艺并造成管网腐蚀,同时造成水质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控制混凝剂的残留,以降低后絮凝风险对于饮用水处理中的混凝-超滤工艺尤为重要。针对后絮凝问题,本论文以混凝-超滤工艺为研究对象,以通过改变混凝阶段操作参数以降低后絮凝风险并提高混凝-超滤工艺效率为目标,对混凝剂进行了优选,并针对
建筑的冷负荷计算是夏季空调系统设计的基础。由于受到室外气象和室内内扰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建筑负荷的发生也表现出明显的随机性[1],这种随机性对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决策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当前规范直接将这些内、外扰随机因素视为定值,这种方法由于缺乏对建筑负荷概率特征的定量认识,只能采用极端的设计参数和附加的安全系数[2]这种“双重保险”的设计模式来保障空调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从而容易造成空调系统的设计不合理
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对室内舒适性的更高需求,建筑内的冷热负荷需求在逐渐增加。合理选择模型输入和有效使用模型预测算法是提高预测精度的关键。本研究以天津市某高校一栋综合办公教学楼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比了多种特征工程方法对特征集进行构建,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和提升算法在优化后的特征集上,建立最优的超短期的冷热负荷预测模型。本文对比分析了6类共计10种特征工程方法构造的特征集,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DNN和提升算
现如今的初中英语大多数还是采用零散、碎片式教学方法,老师注意的根据文章进行知识点讲解,虽然知识点讲解细致,但是重复性过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本文通过研究重组教材,提出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策略,以保证英语教学的均衡、高效发展。
居住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因室外气候、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供热和制冷系统的类型以及居住者对空调和窗户的操作行为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在我国五个气候区9个城市46套公寓,对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调使用情况展开了长达一年的在线监测。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的热环境差异较大。供暖期间,乌鲁木齐和沈阳的室内空气分别有43%和59%的时间过热(>24 oC),而重庆的冬季室内空气温度可低至10 oC。在夏季,除
空间网格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大、造价经济、施工简单等诸多优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之一。钢管焊接空心球节点广泛应用在传统空间网格结构中。基于现代空间网格结构造型美观、结构受力等要求,H型钢焊接空心球节点得到工程应用。目前研究主要关注钢管焊接空心球节点在火灾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而对H型钢焊接空心球节点的高温力学性能涉及很少。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开展了包括节点以及整体结构在内的H型钢网壳
卤代苯醌是一类检出频率和浓度较高的芳香族消毒副产物(DBPs)。本文研究2,6-二氯-1,4-苯醌(2,6-DCBQ)和2,6-二溴-1,4-苯醌(2,6-DBBQ)在氯胺、紫外、紫外/氯、紫外/氯胺中的降解特征及小分子DBPs生成情况。2,6-DCBQ和2,6-DBBQ降解速度的大致排序:紫外>紫外/氯>紫外/氯胺>氯>氯胺>水解。2,6-DCBQ和2,6-DBBQ在氯胺中半衰期范围分别为1.0
城市历史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但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宏观和系统的判断。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保存历史遗存与历史环境、街巷格局基本完整的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证据与线索,更是国家精神与文明的物质载体,凝聚了先辈们的劳动与智慧。当代中国迈向发展新时期,正走在国家繁荣、民族
在能源问题日益紧张的今天,通过精确预测室内动态冷热负荷来实现对室内热环境控制,进而降低系统能耗就显得尤为重要。RC物理模型能较好的体现建筑的热物理性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据驱动方法可以随时的监测并分析建筑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本课题主要开展以分析各类气象因素、室内人员对建筑空调负荷的敏感特性为基础的建筑动态冷热负荷预测模型的研究。利用Design Builder能耗模拟软件,将案例建筑设置成有人
漏损和爆管问题是供水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还会使供水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公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环境。本文以华北某园区给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管网漏损和爆管事故的发生原因,构建了城市给水管网水力模型,实现城市给水管网的流量和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分别对管网漏损和爆管进行评估,并将二者结合对城市给水管网运行安全功能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实现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相结合,为今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