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度的初步建构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36005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维度。 本研究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构建出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维度,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编制了正式的问卷,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正式问卷结构效度良好,检验也证明该正式问卷具有良好信度。用该问卷的测查数据分析了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和学校类型的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和特点。 本研究的结果如下: (1)构建的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维度有6个: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挫折应对与情绪(挫折和压力应对能力差、消极的情绪体验、不良的自我意识),躯体症状不良,不良人生观,社会适应能力差(与学校领导同事家庭关系不和谐,与学生关系不融洽,与其它社会群体关系不入格,不适应新的各种挑战)。 (2)职业倦怠维度的测量数据表明:①在情绪衰竭方面,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主效应,其中中学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教师的得分;在这个方面性别和学历、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差异显著,中师或中专学历男教师的得分显著低于研究生学历男教师,中学女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教师的得分。②在去个性化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学历、学校类型主效应,在这个方面,女教师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中师或中专学历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或本科学历教师,也显著高于研究生学历教师,中学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教师;在这个方面,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差异显著。③在成就感低方面,存在显著的学历、学校类型主效应,其中,中师或中专学历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或本科学历教师,也显著高于研究生学历教师,中学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教师的得分;在这个方面,中学女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教师的得分。
其他文献
透过历史,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大学精神至尽还未过时,在当前许多大学争创世界一流,争创名牌大学的今天,重温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论文的开篇,作者首先就近代我国大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进入地理课常,推动了地理现代教育技术向深层次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优化地理教学?研
根据Bearing Point Institute研究报告,到2023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7250万辆,到了2030年,全球约15%的汽车将实现完全自动化.汽车产业智能化、互联化趋势推动着整个产业
期刊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的深入,体育教学围绕“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学思想,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体育选项课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高校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遵
教育资源历来倍受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并且对它的收集、整理和建设工作从未间断过,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特别是随着校园网的普遍建设以及远程教育的广泛开展,许多高校把数字化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其中,小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身体素质的最佳发展敏感期和重要心理素质的形成期,在这些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体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