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维度。 本研究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构建出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维度,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编制了正式的问卷,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正式问卷结构效度良好,检验也证明该正式问卷具有良好信度。用该问卷的测查数据分析了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和学校类型的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和特点。 本研究的结果如下: (1)构建的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维度有6个: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挫折应对与情绪(挫折和压力应对能力差、消极的情绪体验、不良的自我意识),躯体症状不良,不良人生观,社会适应能力差(与学校领导同事家庭关系不和谐,与学生关系不融洽,与其它社会群体关系不入格,不适应新的各种挑战)。 (2)职业倦怠维度的测量数据表明:①在情绪衰竭方面,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主效应,其中中学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教师的得分;在这个方面性别和学历、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差异显著,中师或中专学历男教师的得分显著低于研究生学历男教师,中学女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教师的得分。②在去个性化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学历、学校类型主效应,在这个方面,女教师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中师或中专学历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或本科学历教师,也显著高于研究生学历教师,中学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教师;在这个方面,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差异显著。③在成就感低方面,存在显著的学历、学校类型主效应,其中,中师或中专学历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专或本科学历教师,也显著高于研究生学历教师,中学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教师的得分;在这个方面,中学女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教师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