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闲暇环境的人文关怀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在上海召开了“世博会”,此次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中便体现了对人的优待,怎样优待人呢?这就涉及到哲学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城市闲暇环境的营造与设计也是如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闲暇文化”这一大众行为心理领域应运而生,人们对于闲暇时间和闲暇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多,不仅在闲暇时间和内容上追求,对于承载这一文化交流和繁荣的闲暇环境的质量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大中城市中居民闲暇时间总体上增长,休闲对于城市稳定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关系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等诸多方面。而目前大多城市的闲暇环境营造不能满足人们的种种需求,从而使社会整体发展与城市空间不能够匹配,以人为本的城市闲暇环境更为罕见。居住在大中城市中的人们面对着社会的各种压力,寻求一种释放,催生了“吧文化”的发展,各种迪吧、酒吧、慢摇吧鳞次栉比,不难发现,“吧文化”采用的是宣泄方式进行排解压力,这难免有些以毒攻毒的意味。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更容易受到抑郁、不安、沮丧等负面情绪的困扰,我们需要具有文化内涵的闲暇方式,真正的舒暖内心、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闲暇环境,满足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公务员和白领阶层的需求,同时满足农民工与退休人员为代表的广大民众的需求。“人文关怀”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从它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片面性思想发展不仅关注自己,同时关注他人,关注现在,关注未来;不仅关注人所处的人文环境,同时关注人所处的生态环境。“人文关怀”含义的完善使其在环境设计领域得以应用。日本东京、中国上海、长春、吉林等城市分别结合当地文化背景进行具有人文关怀的闲暇环境的探索性实践,本文将对以上城市的数据研究总结其优劣。本文将社会行为学、心理学、人口学与环境学相结合,以大中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依托,进行具有城市特色的具有人文关怀的闲暇环境的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的闲暇环境,从而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其他文献
手机电视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它具备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信息传播渠
期刊
花不自开,字面看来,首先是“花”,再到“不自开”,里面暗含的连接过程是”经历”。该作品以人生的缩影冠花之名来讲述人生的经历!以情为主干线来发展故事情节。以人生的四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