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学习的平台,是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重要阵地。而有效的化学课堂导入,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探究化学世界奥妙的动机。新课程背景下,有关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研究不多。课堂导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行普通高中化学课时计划中一周只有4节化学课,课时紧,教学任务重,甚至还有高考的压力。因此部分化学教师认为课堂导入是浪费时间,往往上课一开始就直奔主题,抑或长期使用一种课堂导入方法。忽略了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论文采用了文献法、归纳法,但主要是质的研究方法,笔者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课堂观察,访谈等,对高中化学课堂导入进行实录与分析,列举大量化学课堂导入的案例,为广大化学教师的课堂导入设计打开新的视角。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了选题的缘由,阐述了课堂导入的起源,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及研究的意义,陈述了本研究的方法和资料收集的过程,以及对本研究的效度、信度做了阐述。第二部分:论述了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课堂导入的类型,功能,课堂导入时学生的心理活动。课堂导入是上课之初的3到5分钟内,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而创设的引导性情境,课堂导入能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和维持持续的学习兴趣。涉及的理论基础包括: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学习兴趣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审美移情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有课堂观察结果的统计分析,课堂实录与分析。综合考虑,笔者聚焦三个方面:教材、学生、教法,来分析课堂导入的影响因素。也就是从三个维度来探讨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一是教学内容对课堂导入的影响,二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对课堂导入的影响,三是教师的引入策略对课堂导入的影响。展示了大量的课堂导入案例,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质性分析。第四部分:高中化学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的建构及案例设计。该部分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有效课堂导入需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需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为依据,需要教师运用情境化的导入策略。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设计了课堂导入的案例,以供参考。第五部分:结语。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此环节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