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人格教育认知层面的探讨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y43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趋多元的现代生活中,青少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做人、怎样成才。因此,加强人格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意识,是教育在新时代所应肩负的伟大使命。语文人格教育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倡人格培育,坚持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把研究的视界定位在反思语文本体特征和重建语文教育的价值基础上。语文人格教育有助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正确定位,有助于语文教育价值的最大实现。在语文实践中落实语文人格教育思想有无可能?如果有,那么语文学科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合理契入点在哪里?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到底呈怎样的分布态势,它的结构要素有哪些?语文人格教育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建构?这是我们深入研究所必须面对的,也是教育实践认知的瓶颈,突破了它,实践操作也就有径可循了。 本文试图从人格教育入手结合语文学科的独特个性进行探讨,以期在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全文结构框架如下—— 导论部分:主要探讨了人格和人格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第一部分:语文人格教育的必要性。从语文的学科本体特征、汉语文教育传统、世界语文教育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与论证。 第二部分:语文人格教育的的存在形态。尝试着从人格教育思想的时间纵深流变和具体实践两个维度进行了探讨,试图为语文人格教育的落实做点理论上的准备。文中指出,以时序为线索语文人格教育有古典儒道辉映的、现当代人文与科学剥离的、新世纪人文与科学整合的语文人格教育这三种形态;从实践层面角度,语文人格教育又有审美感染、思想熏陶、文化浸染三种形态。 第三部分:语文人格教育的分层建构。这一部分根据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语文人格教育的落实必须关注人格发展的这一特点,并要以此为线索使教育教学趋于序列化和科学化。因而提出语文人格教育也当按学前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分层建构的思想,以期建设起一种立体开放的、切实可行的语文人格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2010年3月11—13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了第七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专家,讨论了生物标志物作为疗
目的 评价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别应用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进行检查。结果 (1)98例异常子宫出血原因中以子宫内膜息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主要存在着的弊端有三。一是作文教学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引,教师凭借的是经验、直觉进行作文教学,这种直觉主义的作文教学观具有直感性、蒙昧性、神秘性的弱点—
用对苯二甲醛或间苯二甲醛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了含有双4(H)-吡喃、1,4_二氢吡啶结构单元的双一氧杂蒽衍生物、双-吖啶衍生物、以及双-AL羟基吖啶衍生
叙述并分析了离心纺酸性丝饼在后处理洗涤前各种因素对丝饼洗涤效果的影响。通过丝饼渗透性试验,探讨了调整渗透性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2007年3月8—10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四届中国肺癌高峰共识会”,来自全国的40多位专家.讨论了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转移之诊断和治疗,形成了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
目的通过对雏吾尔族665例眼外伤相关资料及致伤因素的临床回顾分析。方法对我院665例眼外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者以18—50岁青壮年居多524眼(78.8%)男性〉女性,致伤因素以木棒、
自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元认知概念以来,元认知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视,有关元认知的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这一研究除了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
21世纪是高中综合理科课程综合化时代,如何综合是摆在每一位探索者面前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第一部分从高中综合理科课程的涵义、类型、特点、价值以及产生的
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实践研究出现一派繁荣的景象,但令人忧虑的是,我国现阶段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存在着盲目引进和模仿,单纯重视教学操作程序、方法及模式研究的倾向,以致形式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