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高清视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务与应用的极速发展,在过去的十年,网络容量增长了100倍。现有的传输技术是否能够继续满足网络容量的这种爆炸性增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际上,相关的研究工作表明,基于香农极限,现有单模光纤通信网的单纤传输极限在100 Tb/s,传输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按此趋势,单模光纤传输系统将在2020年左右出现容量危机。为了超越光纤非线性香农极限,通过增加复用维度的新型复用体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 计划)的子课题《多维复用光传输系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清视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务与应用的极速发展,在过去的十年,网络容量增长了100倍。现有的传输技术是否能够继续满足网络容量的这种爆炸性增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实际上,相关的研究工作表明,基于香农极限,现有单模光纤通信网的单纤传输极限在100 Tb/s,传输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按此趋势,单模光纤传输系统将在2020年左右出现容量危机。为了超越光纤非线性香农极限,通过增加复用维度的新型复用体制(多维复用)被普遍认为是突破该瓶颈的有效途径,具有代表性的空分复用技术已成为当前光通信领域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因此,本文针对弱耦合模分复用传输和少模拉曼放大器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其主要创新性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少模的保偏光纤特性和无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的偏振/模组复用传输。根据光纤模式理论和应力双折射的物理机制,研制了熊猫型保偏少模光纤,实现了少模光纤中的偏振模式退简并,并开展了短距离的无MIMO偏振/模组复用传输。其中,偏振模串扰小于-22 dB,信道间的功率损伤优于3 dB。(2)研究少模的保偏保模光纤特性和无MIMO的偏振/模式复用传输。根据非圆对称光波导和应力双折射的物理机制,设计了少模的保偏保模光纤和多芯/少模的保偏保模光纤,其C波段范围内任意相邻模式之间的有效折射率差(35)ne ff(29)7?10-4,实现了空间/偏振模式的双重退简并,完成了无MIMO的6?10 Gbit/s偏振/模式复用(HG0x 0&HGy00,HG0x 1&HGy01,HG1x 0&HGy10)短距传输,从而大大降低了模分复用传输系统的复杂度。(3)研究少模拉曼放大器的模式/波长增益均衡和噪声特性。首先根据少模光纤中的拉曼散射效应所表征的少模拉曼传输方程,采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实现了模式和波长增益均衡。其中,模式增益差值优于0.334 dB,波长增益波动值低于?0.5 dB。然后,进一步在少模拉曼传输方程中引入了噪声项,对放大的自发辐射(ASE,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噪声和瑞利噪声展开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优化泵浦配置获得信号增益均衡时,ASE噪声和瑞利噪声也同时获得了增益均衡,从而确保了信道均衡的光信噪比(OSNR,optical signal to noise ratio)。
其他文献
准确预测层流到湍流的转捩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非常重要。高空飞行中主要的转捩途径是自然转捩,准确预测自然转捩依赖于对边界层中扰动失稳特征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亚声速以及低马赫数(通常小于2.2)的超声速边界层中,流动失稳通常是单一模态失稳,相关的流动稳定性以及转捩问题研究已取得很好的进展。然而,在高超声速流动中(马赫数通常大于4),边界层内存在多个失稳模态,其扰动波的演化过程复杂,稳定性及转捩问题
最近太赫兹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超表面的出现,为太赫兹功能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大部分的超表面功能器件都是基于周期性分布的设计,准周期分布可以为超表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研究了太赫兹超表面透镜,偏振器件,表面等离激元产生和操控,以及超表面吸收体等功能器件,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了周期性分布的金属-介质-金属多层金属结构,实现了宽带高太赫兹透过。基于渐变折射率方法,设计了线性,二
超弹性薄壁圆管局部失稳起鼓问题,是一个经典力学问题,也是应变局部化的典型范例,另外,超弹性圆管起鼓的形貌和分叉力学特性与人体动脉瘤高度相似,本博士论文,试图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超弹性圆管失稳起鼓演化特性和失稳机理,以及不同材质、结构及加载方式等对失稳的影响,为活体弹性管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希望更进一步探索人体动脉瘤的形成原因。动脉瘤多是由于动脉壁的先天缺陷或后天病变
拉曼激光器是全固态激光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将基频光进行特定频移,可以有效拓宽激光频谱范围,为激光通信、激光遥感、生物医疗等诸多应用领域提供合适波段的光源。作为一种高效的三阶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受激拉曼散射(SRS)具有区别于其他变频技术的独特性质,如级联特性及拉曼光束自清理特性,使其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因此,本文通过对激光器热效应、谐振腔结构等多种影响SRS转换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设计,
MgB2以自身简单的晶体结构、简便的制备工艺、优异的超导性能和超短的感应放射活性衰减时间等优点,在聚变反应堆超导磁体系统中拥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采用各种方法制备的MgB2线材都是以自然界中的B单质为原材料。自然界的B单质主要由20%10B和80%11B的同位素组成。由于热中子俘获截面大,在中子辐照环境下10B会发生10B+n→7Li+He(gas)反应,将导致MgB2超导体积分数的部分下降,这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数控加工与测量需要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能够避免碰撞事故发生,智能地选择合适的加工或测量路径。本文以三坐标测量机为数控设备平台进行了防碰撞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相关技术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的数控设备中,不局限于三坐标测量机。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检测需要人工操作进行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人工操作检测效率比较低,大量重复单调的工作容易使人因疲劳而操作错误。因此提高数
以美国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军事强国围绕快速进出空间,定点水平着陆,可重复使用等目标,大力发展高超声速飞行技术。高速持续飞行,飞行器表面的气流由于摩擦等原因受到阻滞,动能转变为热能,使飞行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热防护材料发汗冷却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越性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热防护系统中。但是,不同的纤维末端会同时暴露于C/SiC表面之上,纤维末端的
相比于其他水下焊接方式,水下激光焊接具有受水压影响小,小孔焊接熔深大,可远程操控等优点,有望取代电弧焊接成为建设和维护水下工程的重要手段。由于水下激光焊接技术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有必要展开对水下激光焊接技术理论和工艺性能等关键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研究:本研究设计了专用微型四进口排水气罩营造局部气相区开展水介质下激光焊接特性的相关研究,探讨水介质下激光焊接机理和奥氏体不锈钢凝固
14Cr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铁素体钢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和抗辐照性能,成为先进裂变堆和未来聚变堆的备选结构材料。为进一步提高14Cr ODS钢的服役温度,本文通过微合金化、热处理及热变形等方法对ODS钢组织中的纳米氧化物和其他类型第二相进行调控,以期实现对其性能的优化。在阐明Y2O3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的演化行为的基础上,添加Al、Ti对1
叶片作为大型旋转机械转子的核心部件,其自身振动及叶尖间隙等各种运行参数变化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涡轮机叶片与机匣之间的叶尖间隙参数与发动机燃油效率、推力、使用寿命等密切相关,叶尖间隙的实时测量对叶片设计、流场分析及主动间隙控制有重要意义。叶尖定时法作为一种非接触的实时测量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叶片振动参数的在线测量中。现有的光纤、电容、电涡流等类型的叶尖间隙和叶尖定时传感器在耐高温、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