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含漱方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咽喉反流RSI和RFS积分、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相关数值等因素,来评价此联合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0例,C组32例,其中A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加味旋代方口服+清幽含漱方含漱。B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加味旋代方口服;C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三组均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镜下食管炎症分级、咽喉反流RSI及RFS评分、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数值的变化等,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三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A组总有效率为96.66%,B组总有效率为86.6%,C组总有效率为80.0%。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临床疗效优于C组(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三组与治疗前对比,三组均对中医症状具有改善作用(P<0.05),A组改善作用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疗效优于C组(P<0.05)。3.治疗后三组主要、次要症状积分比较:①A组患者在改善反酸、烧心、咽异物感、清嗓动作、声音嘶哑、口干口苦、胸胁胀满、急躁易怒症状上优于C组(P<0.05);A组在改善咽喉症状上优于B组(P<0.05)。除咽喉症状外,A组与B组在改善其他症状上无明显差异(P>0.05)。②除咽喉症状外,B组在改善其他症状上优于C组(P<0.05)。B组与C组在改善咽喉症状上无明显差异(P>0.05)。③三组在改善大便干结症状疗效一致(P>0.05)。4.胃镜下比较:前后对比三组白光胃镜下食管炎症分级,三组药物均可以修复食管黏膜(P<0.05);A组和B组在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上优于C组(P<0.05),A组和B组在修复食管黏膜炎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5.咽喉反流症状RSI评分及RFS评分比较:治疗后三组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数值均下降(P<0.05);三组治疗后咽喉部症状及体征的整体改善效果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P>0.05)。6.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指标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总反流性次数、酸反流百分比、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评分数值均较前降低(P<0.05);A组和B组在减少食管酸暴露方面优于C组(P<0.05),A组和B组在减少食管酸暴露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通过研究,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治疗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相较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反酸、烧心等食管内症状及口干口苦、胸胁胀满等肝胃郁热症状,明显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且能显著减少患者的食管酸暴露。2.相较于单纯使用内服药物治疗,本联合方能显著改善患者咽异物感、声音嘶哑等咽喉部症状,并且对下咽部黏膜炎症具有显著疗效。3.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治疗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健脾开胃方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消化道症状(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XELOX化疗方案。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开胃方,连续服用至化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毒副反应情况,中医证候评分,卡式评分,肿瘤标记物CEA、CA19-9,白细胞、中性粒
目的:拟通过萆薢强精煎治疗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观察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初步探讨并阐释萆薢强精煎从脾肾两虚兼湿热瘀滞论治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弱精子症理论依据,为中医药运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拓宽临床诊疗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从本院男科门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萆薢强精煎治疗;对照组35
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观察韦氏整治手法结合中药烫疗治疗髌骨软化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并与单纯韦氏整治手法及单纯中药烫疗作对照,以寻求一种简便安全、高效、依从性高的综合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就诊的9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三组,即联合组、单纯手法组、单纯中药烫疗组,每组各30例。实际观察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脱落16例,最终完成治疗联合组25例,单纯手法组25例,单纯中药烫疗组2
目的:本研究选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上采用火针联合穴位注射疗法与口服氯雷他定片进行对比,观察二者在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主要症状、体征及中医兼证方面的差别,以评价其近期、中长期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复发率,希望为丰富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提供更多的可参考方案。方法:选取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针灸门诊及耳鼻喉科病房符合纳入标准(时间在2019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和术推拿疗法调治小儿泄泻(湿热型)患儿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丰富小儿泄泻(湿热型)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热型小儿泄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设计临床试验,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和术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儿推拿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每日治疗1次,6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学处理
目的:面神经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经长期临床经验发现,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是以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常用的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作为药物对照,对比两者之间的治疗疗效,客观评价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试验标准的面神经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蓝激光肠镜下肠粘膜病变、病理检查结果等指标变化,以此评价扶正消癌颗粒联合化疗治疗CRC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m 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消癌颗粒治疗,疗程均为24周,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BLI肠镜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经络能量值和五大系统(最大/最小、上/下、阴/阳、左/右、体能)比值,探析乳腺增生病的经络特点,同时总结本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中医认识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选穴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中医经络检测。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型号:SHXK-JL-100F),以经络原穴为主,取双侧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太白、太冲、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