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及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教育和文化艺术的需求更为迫切,更为多样化。面对人民群众和众多学子对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内在需求,学校艺术教育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形式上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态势。社会艺术教育油然而生,遍地开花。需求是社会艺术教育产生的土壤,需求是社会艺术教育发展的动力。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作为社会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旦产生就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渐成规模。目下,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业已成为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聚焦于西安市区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培训模式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从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形成的基础;从历史的纬度梳理了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起步、发展、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从空间分布、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对西安市区社会艺术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依据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办学特点归纳了四种办学形式即:少年宫办学、依托高校办学、社会个体办学以及琴行办学,根据这四种办学形式,选取西安市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培训机构,从课程建设、培训内容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个案分析,分析其特点及培训模式,总结其共性特征。从中分析社会艺术培训模式对学生及社会的产生的作用:其一,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升艺术技能,其二,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其三,促进艺术培训社会化普及,其四,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见习、创业、就业平台。同时,在论文最后提出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如培训内容及形式上存在重“技”轻“素”的隐患;课程组织结构安排不恰当;管理机制系统化程度低等,对此,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